1 关于切实做好污水处理环保工作的建议一、我市区域污水处理的现状污水处理是对水污染进行治理,使其达标排放。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废水是重要的二个污染源。我市区域五县三区,人口716.7 万人,境内有佛子岭、磨子潭、响洪甸、龙河口、白莲岩、梅山六大水库,也是六安市、合肥市、淮南市的重要水源地,为保护生态环境,保证饮用水源的清洁卫生安全,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家的环保法规,做了大量的水污染治理工作,使水环境得到了一定改善;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美好乡村建设和畜禽养殖企业的增多,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废水排放量也随之增加,导致水污染较为严重,对此市委市政府及环保部门投入了大量专项资金,实施污水处理项目工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在污水处理技术应用上,存在以下不足:(一)、对畜禽养殖废水处理在我区域是个空白,因为畜禽养殖废水是一类高氨氮含量的高浓度有机废水,排放的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分别占农业污染源的96%、38%和 56%,采取常规和生态处理技术建设、运营、管理维护费用都很高,而且难以达标排放,产生对此治理无人问津,污染环境极为严重。(二)、生活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包括COD、BOD、NH 3-N、TN 和 TP 等,其中COD、BOD、NH 3-N 的去除均需要消耗氧气,因此,如何保障充足的氧气供应对于生活污水处理至关重要。 尽管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种类繁多,但基本上可归纳为生物处理和生态处理两大类。(1)生物处理:活性淤泥法、生物膜法、接触氧化法以及日本的净化槽等均属于此类,其特点是采用强动力曝气供氧,能耗大,故障率高(尤其运行1-2 年后),需要专业人员维护,即使政府出资建设处理设施,在我国农村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也难以正常运行。此外,生物处理技术不能有效利用现有设施。(2)生态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地下渗滤、缺氧滤池和稳定塘等,其中人工湿地在我国的应用案例多,其他技术很少应用。人工湿地根据水流型式可分为表面流、潜流和垂直流三类, 其中以潜流式湿地应2 用最广泛。其基本方法和原理是使经过沉淀和厌氧处理的污水流经由人工构筑的滤床,通过滤料(不同粒径的砾石为主)的物理拦截、化学吸附以及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使污水净化,滤床之上种植水生植物。由于氧气在水中扩散很缓慢,也没有水和气的交错流动,植物根系泌氧被认为是系统的主要供氧机制,而植物根系泌氧能力很低 (每平方米植物每天泌氧0-3 克),因此所需湿地面积很大 (美国环保署建议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