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1N0.* 名词解释1. 刑法: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具体而言,刑法是掌握政权的阶级即统治阶级, 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和应负刑事责任, 并给犯罪人以何种刑罚处罚的法律。2. 罪刑法定原则:是指“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罪之法定,刑之法定。3.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4. 牵连犯:指出于一个犯罪目的, 实施数个犯罪行为, 数个行为之间存在手段与目的或者原因与结果的牵连关系, 分别触犯数个罪名的犯罪状态。 且对于牵连犯,除我国刑法已有规定的外,从一从重处断。5. 危害行为:是由行为人的意识、意志支配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静。按照递进式犯罪构成体系理论, 危害行为是构成要件的该当性或犯罪客观方面最核心的要素6 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7. 死刑: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简答题1.(1)、犯罪客体是任何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能够决定犯罪的性质,而犯罪对象则不具有这种法律属性。 (2)、任何犯罪都要是一定的犯罪客体受到侵害,而犯罪对象则不一定受到侵害。2.犯罪是指触犯了刑法,依据刑法的规定应当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犯罪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 (1).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2).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3).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惩罚性。3(一)正当防卫的概念根据我国刑法第 20条规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 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 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的旨在制止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损害行为。(二)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正当防卫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起因条件。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是指存在着具有社会危害和侵害紧迫性的不法侵害行为。(1)必须有不法侵害存在。(2)不法侵害并非仅限于犯罪行为。不法侵害的范围。就该包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 (3)不法侵害必须是现实存在的。至于不法侵害的程度,通常限于具有暴力性、破坏性、紧迫性的不法侵害行为。(4)不法侵害通常应是人所实施的。事实上不存在不法侵害,行为人误认为存在不法侵害而对臆想中的侵害进行防卫, 属于假想防卫。 对于假想防卫, 应视行为主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