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案例分析(5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幼儿园中班案例分析:让孩子爱上吃饭 背景: 可欣小朋友是一位非常可爱聪慧的小朋友,平常很乐于帮助别人,爸爸妈妈都是高知识分子,对可欣的教育非常的重视,要求也很高。但是大人的愿望在孩子身上没有很好的实现。从小可欣妈妈由于工作很忙都是阿姨带的,阿姨对孩子很细心,但是在自理方面,阿姨却帮的很多,比如吃饭,为了让可欣能吃好,阿姨都是根据她爸爸提供的菜谱来烹制的,然后吃饭一直由阿姨喂,但是等到上幼儿园了,我们非常重视培育孩子的自理能力,家长也很快转变观念,觉得是应该配合老师加强孩子这方面的能力。 特别是吃饭,让阿姨放下手来让孩子自己吃。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孩子的吃饭问题却时时没很好的解决,在家每次都是在爸爸妈妈的督促下吃完的,大人一走开就不吃,有时干脆就坐着不动,大人爱批判就批判,督促的太多就没反应了。因此我觉得对于这个孩子来说,如何让她主动、欢乐的吃饭,将是我们需要反思和做出解决对策的。 描述一: 下午接送时间,可欣阿姨一踏到教室看到我就问:“老师,可欣今日在幼儿园饭、菜吃光了吗?”因为可欣爸爸是医生,非常注重孩子的健康,也就很关怀孩子在幼儿园吃饭的情况。每天家长回家都会问阿姨,因此阿姨每天过来接孩子的时候都会问我们可欣今日吃饭的情况。 “哦,今日可欣吃的有点慢,饭、菜还剩一点没吃光”。我如实的回答孩子的吃饭问题。 “嗨,这孩子就这样,在家都是我喂的,我喂她才吃一下,不喂就一口也不吃”。阿姨无奈的回答。 “最好还是鼓舞让孩子自己吃,这样她在幼儿园才会主动吃”。我用诚恳的口气跟阿姨说。 “那好吧,今日回家试试看”。阿姨点点头然后把可欣接回家了。 描述二: 第二天,可欣阿姨过来接孩子的时候,我主动的跟阿姨询问:“阿姨,可欣昨天在家吃饭怎么样?”我关怀的询问。 “昨天我让可欣自己吃,刚开始不吃,后来他爸爸过来了,爸爸生气了才吃”。 “是不是他们家吃饭太早了,可欣肚子不饿?” “不知道,一回家我们怕孩子肚子饿,给她吃了一点点心,晚上吃饭胃口不是很好,吃饭的时候是家里最苦恼的时候。”阿姨回答说。 “那你今日试试看孩子从幼儿园回家先给她吃点水果,不要吃那种难消化的点心”我建议的说。 描述三: 可欣家长由于工作的原因,平常基本很少到幼儿园接孩子,因此我们跟家长直接的沟通很少,于是我觉得有必要跟可欣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