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新剑桥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学习目标了解新剑桥学派的产生及理论特点;货币需求的七个动机;利率的控制方式与作用。 熟悉货币需求的分类与特点;货币供应的决定与控制理论;通货膨胀的危害与治理。 掌握货币需求七动机说与凯恩斯三动机说的联系与区别;借贷资金论;新剑桥学派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其通货膨胀理论的特点。一、 新剑桥学派理论的产生和特点现代凯恩斯主义在继承凯恩斯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凯恩斯的一些具体观点和主张作了许多修正和发展。现代凯恩斯主义主要分化成两个支派:一个是以英国剑桥大学为中心的新剑桥学派;一个是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中心的新古典综合派,因麻省理工学院的所地也叫剑桥,人们有时也将这两大支派的争论称之为“两个剑桥之争”。新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卡尔多( Nichohas Kaldor ) 、 斯 拉 法 ( Piero Sraffa ) 、 帕 西 内 蒂(T·Pasinetti)。由于这些主要代表人物都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而他们的理论又叛离了以马歇尔为首的老一代剑桥学派的传统理论,因此被称为新剑桥学派。1.主要代表人物琼·罗宾逊和斯拉法 作为以马歇尔为代表的剑桥学派的成员琼·罗宾逊和斯拉法,在 20 世纪的 20 年代曾是马歇尔理论的积极支持者,但同时又发展了马歇尔学说。例如,他们创立了垄断竞争理论。在凯恩斯《通论》发表后,琼·罗宾逊转而追随凯恩斯,成为凯恩斯经济学的积极鼓吹者。她所著的《就业理论引论》、《资本积累论》、《经济增长的理论》、《经济学异端》等著作,被认为是根据凯恩斯经济学并在理论上有所发展的作品。 1973年她与约翰·伊特韦尔合写的《现代经济学导论》一书,则被认为是按照新剑桥学派观点系统阐述经济问题的一本入门书。目前,琼·罗宾逊是新剑桥学派中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在她的晚年研究生涯中,曾经想把马克思、凯恩斯和李嘉图的经济理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套新的经济学理论。但并没有实现这一不切合实际的幻想。 卡尔多 卡尔多(1908 年--), 1930 年毕业于伦敦经济学院,留校任教;1947 年担任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研究及计划小组组长;1949 年起任剑桥大学教授。他的主要著作有《经济稳定与增长论文集》、《经济政策论文集》等。他与琼·罗宾逊在分析方法上虽然不完全一致,但他们之间仍有基本的相似性。例如,他们都以凯恩斯关于资本主义经济收入分配失调作为考察的重点,都把收入分配理论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