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是新会计准则体系中篇幅最长、内容多而难的一个具体会计准则本文对该准则中的一些难点和重点(如,金融工具的计量、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重新分类、金融资产减值等业务)进行了实务例解。《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下简称“新准则”)由总则、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嵌入衍生工具、金融工具确认、金融工具计量、金融资产减值公允价值以及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定义等 8 章组成。“新准则”存在很多难点和重点,本文着重论述这些重点和难点。一、金融工具的计量金融工具的计量分为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下面分别从这两个角度来分析金融工具的计量问题。(一)金融工具的初始计量金融工具的初始计量是按照交易发生时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对于交易费用,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交易费用计做交易当期的费用;其它类别的金融工具,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时的成本。金融工具的交易费用,是指可直接归属于购买、发行、处置金融工具的新增的外部费用,通常包括中介机构的手续费和佣金等,不包括债券溢价、折价及融资费用,债券溢价、折价及融资费用通常构成债券的初始成本。例 1:汇金公司于 2005 年 12 月 1 日购入华天公司股票 10 000 股,按当时每股市价 5.8元以银行存款支付 58 000 元,交易费用 500 元。该项股票投资属于交易性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分录如下:借: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58 000 投资收益 500贷:银行存款 58 500如果该项投资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投资,则交易费用计入投资成本。会计分录如下: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58 500 贷:银行存款 58 500 (二)金融工具的后续计量依据“新准则”的第三十二条和第三十三条,金融工具的后续计量应区分不同类别分别以公允价值、摊余成本及成本计量。1.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都是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金额区分不同情况处理: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额计入变动当期损益;而可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则计入所有者权益。下面分别举例说明。第一种情况:交易性金融资产例 2:承例 1,假设 2005 年 12 月 31 日华天公司股票市价为每股 6 元,该项股票投资属于交易性投资,每股公允价值上涨 0.2 元,合计 2 000 元。会计分录如下:借:交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