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高中化学 必修 2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西安经发高中 王丽一. 课标及教学内容分析该节为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 2)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着重探讨人类面对化学反应要考虑的两个基本问题: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的影响。人类要利用和控制化学反应,如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必须了解这些问题。本节内容为前两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拓展和延伸。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化学反应特征的认识更深入,更全面,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完整而又合理的知识体系。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该节内容的要求是: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及其影响因素,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宜针对化学反应的速率进行过多过细的考察和评价。二.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常见的一些化学反应的快慢有感性的认识,如橡胶的老化,食品的变质,金属的腐蚀等。但仅是从生活的角度去理解而未上升到学科知识的高度,即未能从化学学科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这些现象。另外,通过对初中化学的学习,学生已有了定性判断化学反应快慢的零碎的知识基础,在生活经验和初中化学学习的基础上,学生会对该节课的主要内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由于该节课要用实验探究的方法使学生认识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此,学生会在控制反应条件设计对比实验以及实验操作等方面产生学习障碍,这就需要教师适时进行点拨,从而引起学生的深层次的思考并达到降低学习的难度的目的。三.设计思想本节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由浅入深,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实验中抽象出有关的概念和原理。形成一个由宏观到微观、有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的科学探究过程。本节课教学拟采用“指导发现与问题解决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生活—化学—社会”的教学思想,即从生活中发现化学现象,抽象出化学理论或用化学原理去解释,回归生活并利用理论为社会服务。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不同的化学反应其速率不同,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表达方式,知道反应的快慢受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条件的影响。2、 认识控制化学反应速率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过程与方法1、 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能够在猜想、探究、实验中完成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探究,提高观察和动手实验以及语言表述的能力,逐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