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太子参的栽培品种选择(有温度的中药宝典) 基地选择与要求 基地周围生态环境优越,要求远离工矿企业、医院、垃圾场、畜牧场、公路主干道、居民区等污染源,同时大气、土壤、水质未受污染,符合国家二级以上标准。一、基地选择与要求 基地周围生态环境优越,要求远离工矿企业、医院、垃圾场、畜牧场、公路主干道、居民区等污染源,同时大气、土壤、水质未受污染,符合国家二级以上标准。要求土地坡度在 25°以下,土壤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质的酸性砂壤土。此外,种植地块忌连作,水田种植要求田块不积水。二、土地翻、犁、整畦 园地要求提前进行翻、犁,使土壤充分熟化,然后进行整畦,要求畦面宽 1.1—1.2 米,畦高 20—25 厘米,畦面呈平面或龟背状,同时开好排水沟。三、基肥的选用 要求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2500—3000 公斤/亩、钙镁磷肥 30 公斤/亩及优质的三元复合肥 30 公斤/亩。严禁使用生活、工业、医院等有污染的垃圾作有机肥,以及禁用过磷酸钙、硝态氮肥料。四、种参选择与消毒 宜选择产量高、适应性广、抗叶斑病较强的品种。如柘参 2 号。同时要求种参块根肥大、均匀、健壮、芽头无损伤。一般亩用种参 30 公斤左右。为了防止种参带病菌,要求栽种前对种参进行消毒,采纳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浸泡种参 20 分钟后捞起用清水洗洁净,凉干待播种。五、播种 播种时期 10 月下旬—12 月中旬。栽种时在已整好的畦面上开条沟,沟深13 厘米左右,沟宽 15 厘米左右,施足基肥,用土覆盖肥料,接着排放种参,实行一沟两向双行种植,最后覆土至畦面平即可。一般种植深度 7—9 厘米,株距 5—7厘米,大行距 25 厘米左右,小行距 10 厘米左右。六、防除杂草 为了节约人工,在栽种 3—4 天后喷施芽前除草剂如禾耐斯 1500 倍液,亩用量 40 毫升,应注意避开喷施后下雨产生药害,影响出苗,同时喷后到出苗前不松土,待太子参出苗后结合追肥浅耕除草 1 次,深度 2—3 厘米。或者栽种后不喷施芽前除草剂,待次年 2 月上旬前后,当杂草已出土,但太子参未出苗前,选用 41%草甘膦 400 倍或克无踪 400—600 倍进行茎叶除草。以后采纳人工拔草,掌握见草就拔原则,拔草间应在露水干后进行。4 月中下旬植株封行后除拔大草外,畦面可停止除草。七、肥水管理 太子参生长期短、根系浅,应及时分次追肥。第一次追肥在齐苗后,即 3 月上旬,亩施用优质三元复合肥 15—20 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