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管道工程质量监督要点一、管道坑槽质量要求1、坑槽宽度、深度:管道基础为 63 厘米以下宽时,其沟底宽度为基础宽度加 30 厘米(即每侧各加 15 厘米);管道基础在 63 厘米以上宽时,其沟底宽度为基础宽度加 60 厘米(即每侧各加 30 厘米);当设计规定管道沟槽需要支撑、挡土板时,沟底宽度应另加 10 厘米;坑槽深度应当按设计给定的高程进行施工,管道顶部距地面不小于 0.8 米。小于上述标准的应有技术加固措施。2、放坡比例要求:应符合“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表 4.1.3 的要求。3、槽底障碍处理:应符合管道与障碍物的净距要求的规定,便于施工操作(规范表 7.3.21)。放坡挖沟(坑)参考表(表 4.1.3)土壤类别H :DH < 2 米2 米< H < 3 米粘土1:0.101:0.15夹砂粘土1:0.151:0.25砂质土1:0.251:0.50瓦砾、卵石1:0.501:0.75炉渣、回填土1:0.751:1.00注:H 为深度;D 为放坡(一侧的)宽度。 通信管道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表(表 7.3.21)其他管线类别最小平行净距(米)最小交越净距(米)给水管直径≤300 毫米0.50.15直径 300∽500 毫米1.0直径>500 毫米1.5排水管1.00.15热力管1.00.25煤气管压力<294.20Kpa(3kgf/cm²)1.00.30压力=294.20∽784.55Kpa(3∽8kgf/cm²)2.0电力电缆35KV 以下0.50.535KV 以上2.04、换土夯实情况:应达到设计要求。5、护板支撑安全:根据土质情况和放坡比例,达不到要求的必须增加护土板支撑措施,做到牢固、安全。二、管道基础质量要求1、基础宽度、厚度:根据铺设管底的宽度,两侧各加 8 厘米,基础厚度不小于 8 厘米。2、基础位置偏移:基础位置要求距管道中心线左、右不得偏移 3 厘米。3、养护时间、强度:管道基础在常温情况下,养护时间为 24 小时,冬季施工应加保温措施。4、灰、砂、石的配比:150#混凝土配比,325#水泥为 1:2:4,425#水泥为 1:3:5。三、水泥管道铺设质量要求1、铺管工艺平直:要求铺设水泥管块的顺向连接间隙不得大于 5 毫米,上下两层管块间及管块与基础间隙应为 15 毫米,允许偏差不大于 5毫米。管群的两层管及两行管的接续缝应错开。水泥管块接缝无论行间、层间均宜错开 1/2 管长。2、纱布规格摆放位置:两管块接缝处应用纱布 80 毫米宽。允许±10 毫米的误差,长为管块周长加 80—120 毫米,均匀地包在管块接缝上(接缝中间)。3、管带管缝处理:纱布上抹的 1:2.5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