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材料的規格及選用學習目的1.瞭解機械材料規格的意義。2.瞭解常用的機械材料規格。3.瞭解各種規格編號的意義。4.能選擇適當的金屬材料。 1-1 前言 規格(Specification)是產品需求的敘述,也是資料技術溝通的依據。為了適合某一種特別的用途,生產者當然必須促使產品能夠符合需要,這樣就有規範的存在必要。而隨著工業化程度的提高及國際間貿易往來的趨勢,產品的流通愈來愈頻繁,為了增進效率及提供產品零件的互換性,工業規格的訂定更是必然的結果。在機械材料的範疇方面,同樣的必須有一定的規格,以作為生產者及使用者依循的規範。完備的規格應具有以下資料的敘述:1.適用範圍(Scope):包括用途(如:板、線、管),適用尺寸等。2.化學成分(Chemical Composition):包括各項成分元素的含量範圍或成分代號。3.定性敘述(Quality Statement):指品質方面,例如煉鋼方式或脫氧情況。4.定量需求(Quantitative Requirement):指定化學成分範圍、物理及機械性質需求,以適應使用上經濟的理由。5.其他需求(Other Requirment):如特殊容許差、材料表面狀況等。現今世界各國各依其工業化的發展而有不同的工業規格,例如:美國的ANS(美國國家標準)、日本的 JIS(日本工業標準)、德國的 DIN(德國工業標準)等。而在針對機械材料規格方面,常用的還包括 ASTM(美國材料試驗協會 )、AISI(美國鋼鐵協會)、SAE(美國汽車協會)等,而我國主要則依據 CNS(中國國家標準)訂定。材料的選擇及應用是學習材料規格的重要目的,所以本章最後舉例說明,如何在產品需求及相關考慮之下,選擇適當材料。1-2 材料的規格 一種機械材料的規格最主要可以由:材料的種類、成份和機械性質來說明而為了標準化起見,材料必須經由一套嚴謹的試驗規範,確保其可靠度。世界各國都有其材料試驗的標準程序,我國也不例外,例如:CNS 有關材料試驗部份,其中「鋼料之檢驗通則」(CNS2608,G2018)規定: 本標準主要內容包括:適用範圍、檢驗及重驗三部分適用範圍:本標準適用於鋼料之一般檢驗檢驗部份:說明化學成份試驗和機械性質試驗的試片取樣及檢驗 標準方法重驗部份:說明規格部份不合規定的試片,必須經由複驗判定 合格及不合格。又如「非鐵金屬材料之檢驗通則」(CNS4195,H2045)中規定:本標準主要內容包括:適用範圍、檢驗及重驗三部分適用範圍:本標準規定非鐵金屬材料檢查一般事項檢驗部份:規定有關外觀、尺度、化學成份試驗和機械性質試驗 的試片取樣及試驗事項重驗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