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教师定位TheRoleofTeacherinIntegratingITintoCurriculumandInstruction任友群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上海,200062[摘要]要有效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来促进有效的学习,教师就必须采用正确的理念来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该文认为,教师要把握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要义,要把握教学技术与媒体的应用,更要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有正确的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必须整合在一起。教育要适应全球技术的革命,关键在教师。[关键词]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整合、教师、建构主义[Abstract]Topromotelearningeffectively,teacheroughttointegrateinformationtechnologyintocurriculumandinstructionwithpropertheory.Thepapersuggeststhatteachercatchontheessentialsofconstructivisttheory,beaccomplishedinapplyinginstructionaltechnologyandmedia,andunderstandwhattechnologyintegrationisaccurately.Itisnecessarytointegrateinformationtechnologyintocurriculumandinstruction,soistointegratetheoriesofeducationintopracticesofpedagogy.Toprepareeducationtomeetglobaltechnologicalchanges,teacherisalwaysofthemostimportance.[Keyword]educationaltechnology,informationtechnology,integration,teacher¸constructivism从人类文明的发展看,知识和负载知识的媒体技术之间存在着无法分割的关系,技术的改变有时甚至能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知识生产和习得的方式。[1]近年来,“应该如何更有效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来促进有效的学习?”这越来越成为全世界教育界正在关心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更直接的说法就是,学习理论、教学实践和技术到底应该如何整合?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中,所谓的技术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而信息技术的核心则是计算机技术;而对认知的研究是在哲学、心理学和脑科学的最新发展基础上,目前看来其中很有价值的则是以建构主义为代表的一系列关于教与学的理论和实践。因此,笔者的答案是用建构主义教育思想进行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通常的解释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所谓整合,就是技术增加了课堂上教师行为的价值,而一旦把技术剥离,上课的质量就会受到损害。[2]具体地说,就是要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融为一体,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中,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的缺陷和不足,革除传统课程教学中的弊端,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推进素质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开展,就是为争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优势,还学生以学习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学得主动积极,学得更充分,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师。教师要把握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要义对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研究似乎正在成为教育界的显学。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认为,知识是由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互动实现的,认知的功能通过适应来帮助主体对经验世界的组织。我们没有看见世界是什么样的,而是在大脑中建构世界的样子。一方面,我们的感知出自世界,而我们的表述则出自我们的感知,即“世界→感知→世界的1表象”。而另一方面,我们大脑中已有的世界的表象会影响我们的感知,而感知通过行为又影响了世界,即“世界←感知←世界的表象”。因此,两者相迭加则是“世界↔感知↔世界的表象”。客观事物没有自在的含义,而在我们的意识中,事物被赋予了意义,有时这种意义十分重要,行为则受意图的驱使。我们对世界的表述建立在我们感知的基础上,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世界在大脑中的再现使我们获得了一个现实的含义。现实成为符合我们自以为应该是结构紧密的思想。对世界的再现或表述要结合大脑中已有的关于世界的信息,要改变对世界的再现不是平平淡淡的过程,是解构和重构的过程,有时甚至是很困难的过程。因为每当对世界的再现发生变化时,就意味着会威胁我们根据过去经验所得出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