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通用工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橡胶工程教研室编写2005 年 12 月前 言 本教材是根据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04 班“橡胶制品加工与检测专业”培养方案以及《橡胶原材料配方及基本工艺》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而成。本教材可以与教育部规划教材《橡胶材料与配方》配合使用,丰富了教材的类别,同时可以满足模块式教学的需要。 本教材是结合我院精品课程建设编写而成。全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介绍橡胶配方设计的基础知识和通用橡胶的配方设计原理,第二章主要介绍橡胶的塑炼机理及工艺方法,第三章主要介绍橡胶的混炼原理、混炼工艺及质量问题,第四章主要介绍橡胶的压延工艺,第五章主要讲授橡胶的挤出工艺及口型设计,第六章讲授橡胶的硫化工艺和硫化介质及硫化工艺的影响因素、硫化的质量问题。以期使学生通过学习,既能够掌握橡胶的配合和橡胶加工工艺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又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错误之处恳请使用教师和学生给予批评指正。 编者2006 年 2 月 16 日第一章 塑炼第一节生胶塑炼的意义和可塑性测试方法一、生胶塑炼的意义高弹性是橡胶最可宝贵的性能,但却给加工工艺带来极大的困难,这是因为在加工过程中施加的机械功会无效地消耗在橡胶的可逆变形上。为此,需将生胶经过机械加工、热处理或加 入某些化学助剂,使其由强韧的弹性状态转变为柔软而便于加工的塑性状态。这种借助机械功或热能使橡胶软化为具有一定可塑性的均匀物的工艺过程称之为塑炼。经塑炼而得到的具有一定可塑性的生胶称之为塑炼胶。 生胶塑炼是橡胶制品生产的基本工艺之一,是其它工艺过程的基础,其目的是使生胶获得适宜的可塑性,以满足各个加工过程的需要;(a)使生胶的可塑性增大,以利混炼时配合剂的混入和均匀分散;(b)改善胶料的流动性,便于压延、压出操作,使胶坯形状和尺寸稳定;(c)增大胶料粘着性,方便成型操作;(d)提高胶料在溶剂中的溶解性,便于制造胶浆,并降低胶浆粘度使之易于渗入纤维孔眼,增加附着力;(e)改善胶料的充模性,使模型制品的花纹饱满清晰。但是,若生胶可塑性过大,混炼时颗粒极小的炭黑或其它粉状配合剂分散反而不均匀;压延时胶料易粘辊或粘垫布;压出的胶坯挺性差、易变形;成型时胶料变形大;硫化时流失胶较多;产品物理机械性能和耐老化性能下降。因此,生胶的可塑性并非越大越好,而是在满足工艺加工要求的前提下,以具有最小的可塑性为宜。生产上要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