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方法课程设计 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总论一、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设计是采矿与岩土工程专业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目的是使学生将本专业有关课程融会贯通,全面掌握采矿方法单体设计的内容、步骤和方法;学会查阅设计手册、定额手册、设计规范、安全规程和其他文献资料;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设计、计算和绘图的能力。本教学环节是将来毕业设计和论文工作的预演。“”“学生应根据 课程设计命题书 所规定的条件和 采矿方法课程设计大”纲 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进行设计。课程设计由说明书、大图、小图和表格等部分组成。 课程设计说明书包括采矿地质条件、采矿方法选择、矿块采准工作、回采计算、矿柱回采和采空区处理、采矿方法技术经济指标等章内容。 设计说明书应用统一规定的说明书纸用钢笔腾写,腾写后装订成册。封面采用学校统一的设计(论文)封面,设计任务书装在第一页,其次为目录、正文、参考文献和致谢。文字应精简、扼要、通顺,抄写整洁。说明书应附有必要的插图(3-4 张)。采矿方法大图应用一号图纸按比例绘制,并应符合工程制图各项要求,图纸清晰、正确和美观。 学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设计的全部内容,并参加答辩,指导教师根据设计者所作设计内容、质量、态度和答辩情况,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分制评定成绩。二、设计任务书由指导教师签字的设计任务书是学生进行课程设计的依据,每人一份,且不能雷同,设计任务书包括以下内容:1、矿石和矿床名称,矿床成因和类型;2、设计生产能力;3、矿体产状、厚度、倾角及其变化状况与规律,走向长度和埋藏深度;4、矿石和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主要有稳固性、硬度、体重、松散系数、粘结性、自燃性、游离 SiO2 的含量等;5、品位,主要有用成份,伴生有用成份,矿石和围岩中的品位含量;6、水文地质条件;6、地质构造和破坏、断层、节理和裂缝情况等;7、地表的价值和是否允许破坏等;8、其他与设计有关的资料;9、参考书目。三、课程设计题目根据下列地质条件进行采矿方法课程设计 矿井年产量: 30 万吨;矿石名称:铜矿; 矿床成因和类型:中低温热液充填矿床 ; 矿体平均厚度: 15m ; 矿体平均倾角: 80°; 矿体走向长度: 500 ; 矿体埋藏深度: 160~600m ;矿石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 1 .品位: 1.8~2.2%;2 .容重:矿石 3.14t/m3 ;围岩 2.7t/m3;3.围岩名称:上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