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州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基本思路(草稿)“十一五”时期,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我县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第二步战略目标的攻坚时期,也是我县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的重要时期。为此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努力构建繁荣、活力、文明、和谐、安康新泽州,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成为“十一五”时期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重要战略目标。 一、“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简要回顾“十五”时期,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三三三”发展战略,连续攻坚年度“八三一”工作重点,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时期,预计将完成和超额完成“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全县整体步入宽裕型小康,顺利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战略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村和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1、主要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全面完成。“十五”期末,全县生产总值从 2000 年的 40 亿元,预计将增长到 61 亿元,年均增长 %,占“十五”计划目标的 %,比“九五”末增长 %;财政总收入从 2000 年的 2.43 亿元,预计将增长到 7.5 亿元,年均增长 %,占“十五”计划目标的 %,比“九五”末增长 %;农民人均纯收入从 2000 年的 3031 元,预计将增长到 4200 元,年均增长 %,占“十五”计划目标的 %比“九五”末增长 %。各项主要经济和社会指标均按计划全面完成。2、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十五”时期,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全县建成 26个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5 个科技示范农场,面积达到 6.5 万亩;特色农业基地规模发展到 20 万亩,占到了全县耕地面积的近三分之一;煤炭行业经营规模水平大幅度提高,新建和改造 30 万吨以上矿井 7 座,煤炭加工转化率达到 %,全县煤炭年产量稳定在 1000 万吨以上;冶铸产业升级上档较快,优质生铁年生产总量达到 150 万吨,福盛百万吨钢铁、晨晖 12 万吨球墨铸管、金工万吨高档铸造等一批龙头项目初具规模。新兴接续产业正在形成,涌现出思科高岭土、强华万吨铝硅钛、坤达磁材四氧化三锰、天九制药、春光 4×30 万千瓦热电、高都 2×13.5 万千瓦煤矸石发电、日产 2000 吨水泥熟料基地等一批有市场、有潜力、有较高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