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元素与物质分类(第2课时)VIP免费

元素与物质分类(第2课时)_第1页
1/6
元素与物质分类(第2课时)_第2页
2/6
元素与物质分类(第2课时)_第3页
3/6
第1节元素与物质分类(第2课时)导学学案【学习目标解读】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并了解胶体重要的性质。【课前学案】(1)旧知回顾溶液是由和两部分组成的,是(纯净物或混合物)。溶液具有、、的宏观特征。浊液包括两种:和,具有浑浊、不稳定的宏观特征。(2)新课预习1.分散系: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微粒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物,即分散系是由和组成的。如食盐溶液中,是分散质,是分散剂。2、几种常见的分散系分类依据:(1)溶液:分散质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2)浊液:分散质是分子的集合体或离子的集合体,分散质的微粒直径(3)胶体: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介于之间的分散系叫胶体(也称溶胶)。3、胶体的特性:(1)丁达尔效应: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丁达尔效应是区别的一种常用的物理方法。(2)聚沉:胶体颗粒在适当的条件下互相结合成直径大于100nm的颗粒而沉积下来的过程,叫胶体的聚沉,应用:盐卤豆腐,三角洲等。(3)电泳: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微粒做定向移动的现象。①电泳现象表明胶粒;②同种胶体的胶粒带相同的电荷,具有静电,胶粒间彼此接近时,会产生,这是胶体稳定的主要而直接的原因。应用:电泳电镀、工厂除尘等。4.胶体的精制:可用分离胶体和溶液。胶体透过半透膜,溶液透过半透膜。5.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方法:。【跟踪练习】1.下列分散系最稳定的是()。A.悬浊液B.乳浊液C.胶体D.溶液2.下列分散系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是()。A.豆浆B.牛奶C.蔗糖溶液D.烟、云、雾3.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A.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B.胶体粒子带电荷C.胶体粒子不能穿过半透膜D.胶体粒子能够发生聚4.下列应用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A.用明矾净化饮用水B.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C.向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D.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美丽的光线)5、将1mol·L-1的FeCl3溶液逐滴滴入沸水中,液体变为_________色,得到的是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D2、C3、A4、C5、红褐色氢氧化铁胶体FeCl3+3H₂O=Fe(OH)3+3HCl教学教案一.教材分析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已存在溶液、浊液等混合物的观点,进而引进一种新的混合物——胶体,建立分散系的概念,丰富学生对混合物的认识,并使学生了解胶体的一般性质,学会从粒度大小的角度对混合物进行分类。二.学情分析上一节学生已经建立起物质分类方法及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胶体。三.重点、难点重点:胶体的有关概念;学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难点:胶体的性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四.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初步了解分散系概念;初步认识胶体的概念,鉴别及净化方法;了解胶体的制取方法;认识胶体的一些重要性质和作用。能力培养:通过丁达尔现象、胶体的电泳、胶体的聚沉、胶体的制取等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科学思想:通过实验、联系实际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品质: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归纳比较等方法。五.教学过程【展示】氯化钠溶液、泥水悬浊液、植物油和水的混合液振荡而成的乳浊液【提问】哪种是溶液,哪种是悬浊液、乳浊液?【指导阅读】课本第34页第二段,思考:(1)分散系、分散质和分散剂概念。(2)溶液、悬浊液、乳浊液三种分散系中的分散质分别是什么?【提问】溶液、悬浊液、乳浊液三种分散系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观察、辨认、回答。阅读课本,找出三个概念。(1)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分散质:分散成微粒的物质叫分散质。分散剂:微粒分布在其中的物质叫分散剂。(2)溶液中溶质是分散质;悬浊液和乳浊液中的分散质分别是:固体小颗粒和小液滴。思考后得出结论:共同点:都是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微粒分散于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展示】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钠溶液比较。【提问】两者在外部特征上有何相似点?【设问】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元素与物质分类(第2课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