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分数产生的背景,理解单位“1”不仅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许多物体; 2.在说一说、分一分等体验中感受什么是分数,进而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的意义,并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食物,体会“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3.沟通分数与整数的联系,认识分数是一种数。 4. 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分数,并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在正确理解单位“1”。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可以是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正方形纸、圆形纸。 教学过程: 一、教学分数的产生 1、观察主题图,古代埃及人测量物体长度时把绳子打结,一个绳结为一个单位长度,在测量这个石料的长度是三个单位长度多一点,能用整数表示吗?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板书:分数) 2、巩固平均分。 (1)情景图:在这幅图上两个小朋友分东西,只有一个饼,每个人平均分的能用整数表示吗?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 (2)如果这样分,能用 1/2 来表示吗?看来表示分数“平均分”很重要。(板书:平均分) 二、认识单位“1”。 1、认识单位“1”是一个物体。 (1)教师以个人举例认识“1”可以表示 1 个物体,学生举例认识可以用“1”表示的物体。 (2)引导认识一些物体可以用单位“1”表示。 师例举:我们这里 9 个同学是一个……,可以用“1”来表示。学生例举出一些物体也可以用“1”来表示。 (3)认识“1”与一年级时学习的 1 的区别。(以前的都是一个物体,现在这个 1 除了这些还可以表示一个整体。) 2、揭示单位“1”。 (1)出示 3 个苹果,认识“1” ①师生共同研究 3 个苹果能否用“1”来表示。 ②怎样可以一眼看起来就象个“1”。(形象化,加一个圈。) (2)把三个苹果看作“1”认识单位“1”的计数单位的性质。 ①认识 6 个苹果用“2”表示。 ②认识 12 个苹果用“4”表示。 ③揭示单位“1”的计数单位性质。 ④巩固认识单位“1”是计数单位。 认识“5”、“6”。 三、认识分数。 (1)沟通分数与整数的认识,确立认识分数是一种数。 ①把一个月饼看作单位“1”,一一出示 5、3、1 个月饼,引导学生说出所表示的数。(强调有几个单位“1”就用几来表示。) ②出示 3/4,区别为什么用分数。(当不够一个单位“1”时用分数来表示。) ③强化为什么是用 3/4 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