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 5 阅读浅易的非纪传文 《考试说明》对于本学案内容的要求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力层级 BC” 。 综观 2010 年高考,非纪传文共出现在 4 套试卷中,数量虽然不多,但各种文体兼备,其中江苏考查墓志铭,天津考查古代故事,湖南、湖北考查了论说文。因此,非纪传文阅读同样是高考的热点,有认真备考之必要。 1. 常见的非纪传文有哪些类型? 非纪传文是相对纪传文而言的,它包括除了人物传记和史传散文以外的其他文言文体裁,如论说文、赠序、墓志铭、书信、杂记、山水游记、书序、祭文、寓言故事等。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 ⑴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⑵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⑶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⑷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修:长。文:文字。微:没有。假:借。 3. 解释下列句子中通假字的通假意义。 ⑴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⑵旬有五日而后反 ⑶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⑷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涂:通“途”,道路。反:通“返”,返回。有:通“又”。悟:通“晤”,面对面。 4.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虚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哪个词。 ⑴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⑵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⑶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⑷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于:在。以:因此。其:代词,指曹操。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 文体类型多,常见的有论说文、书信、杂记、山水游记、赠序、书序、祭文、墓志铭等;相比人物传记类文章而言,难度稍大,一些难懂的文言实词、特殊句式等分布较多,客观上造成理解的障碍,但文中的注解与提示也相应增加;文章有明确的观点,作者在文中往往就某种现象与认识展开评论,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文言文中的论说文是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它要求有明确的论点,有可信的论据,有严密的论证。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 论 “论”的议论方式以论证为主,这种体裁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体裁的特点。如 2010 年高考湖南卷《诸葛孔明》、贾谊的《过秦论》、苏洵的《六国论》等。 2. 说 “说”这种文体的主要特点是阐述某一事物、某一问题的义理,如韩愈的《师说》、柳宗元的《捕蛇者说》。 “论”与“说”的界限很难分得那么清楚。一般来说,人物论、史论等庄重一些的内容,大都采取“论”这种体裁;一些接近于文学 考点 1 论说文 散文的“说”,常常不采取“论”这种体裁,如周敦颐的《爱莲说》,就不能改为《爱莲论》。 3. 原 “原”是探源的意思。这种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