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 巴金学习目标 1 、了解在黑暗笼罩、困难深重形势下作者对抗战胜利充满希望的思想感情。 2 、理解“灯”“灯光”的象征意义。 3 、学习运用象征手法托物抒怀、表达感情的写法及文章 " 形散神聚 " 的特点。主画面 标题解析 思想感情 背景介绍 写作思路 课文结构 文章线索 有灯的句子 作者简介 诵读《灯》 象征手法 写作特点解题 巴金的《灯》,写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当时中国处于抗战最艰难的时刻,投降迷雾茏罩着国统区,而人民不屈,希望仍在,一点光明闪烁在作者心头。 “ 灯”象征光明,象征希望。正是有了这点希望,所以周围的空气尽管令人“窒闷”,最后还是不觉“微笑”了。这从“窒闷”到“微笑”的心路历程,是学习这篇散文的重点。 课文简析 本文通过对灯的描写,寓以光明和希望的象征意义,表达了作者憎恶黑暗、追求和向往光明的思想感情。巴金巴金图片作者简介 巴金是他的笔名,原名李芾甘,四川成都人。 1904 年生,现代著名作家。1928 年,写成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后来又写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小说,又发表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 1981 年,曾获“国际但丁文学奖”。主题提示: 作者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对灯光的描绘,赞颂了灯光给人的巨大的鼓舞和力量,表达了作者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黑暗统治下对光明的热烈向往和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坚定信念。朗诵巴金散文《灯》文中有“灯”的句子分析 1 、在漆黑之夜,一般人希望眼前出现什么? ( )出现没有? 2 、第 5 段:作者回忆起自己在生活经历中,一次雪夜走路时见到的豆大的灯光。 3 、第 9 段:哈里希岛上的姐姐为弟弟点在窗前的生命之灯 ; 4 、第 10 段:希洛点燃的爱情之火──火炬; 5 、第 12 段:“友人”遇救后见到的油灯。灯光(看到 " 几点灯光 " )(“经验”)── 长夜孤灯(“再回溯”)(“想起”)文章线索 眼前(灯) 灯 回忆(灯) 联想(灯) 眼前(灯) 从眼前灯写起,通过回忆、联想,又落笔到眼前灯,以“灯”为线索贯穿全文,来表现其共同点,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课文结构 全文共 13 个自然段,可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 1 - 3 段),写从噩梦中惊醒,看到黑夜中的几点灯光。 第二部分( 4 - 8 段),从眼前的灯光引起回忆,赞美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