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17 课《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了解《水浒传》与作者施耐庵。2.初步掌握通过人物的言行分析其性格特征,并给予评价。3.以吴用的身份改写“智取生辰纲”。二、学习重点1. 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分析其性格特征,并给予中肯的评价(即要发现他的优点,也不能忽略他的缺点)。2. 通过学习,体会“性格决定命运,方法决定成败”的道理。三、教学设想:(一)课文定位章回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成熟形式,它以分回标目、段落整齐、首尾完整为特点。它的回目不但对仗,而且高度概括了章节内容。它塑造的人物,形象丰满,个性突出。作者不仅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设计并表现了相应的价值人格,更重要的是,还通过价值人格与社会现实,以及不同价值人格之间的悲剧性的矛盾冲突,揭示了价值人格的毁灭及其毁灭的原因和过程。本篇课文做为章回小说节选的第一篇,它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章回小说的特点,它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以及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现出的褒贬。激起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水浒传》是大多数人所喜欢的一部古典小说,它所反映的“替天行道”“扶危济困”“劫富济贫”是符合每一个人心中的“侠义梦”的,而学生耳熟能详的水浒故事也很多,同过本课的学习,激起学生阅读《水浒传》的兴趣,也引起他们对水浒英雄全面了解的欲望,并能从水浒英雄单个人的性格、群体个性的角度,对水浒起义最终失败的原因有自己的分析。(二)课前准备(分组进行,各准备一个方面,通过课堂交流,获得全面的认识)1.阅读《水浒传》,了解这场“生辰纲”智取战的较量中,押送与夺取双方的情况。1) “生辰纲”是什么?“智取生辰纲”的前因后果。2)双方力量、身份、部署、结果。3)以前有“智取生辰纲”的情况吗?朝廷是怎么处理的?4)这次“夺取”是正义的吗?为什么?你怎么看“劫富济贫”?2.你觉得做一件事想要成功,需要哪些条件?举例说明。(三)主要解决的问题1. “智”从哪里可以看得出来?(从“智劫”和“智押”两个角度来分析。)2 什么不是“智劫”而要说是“智取”?从“劫”“取”的分析来把握《水浒传》作者的感情倾向。以你的阅读经验,说说《水浒传》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种感情倾向?3.找出节选中描写杨志的句子,结合杨志在其它章节的行为表现,说说他是怎样一个人?分析杨志悲剧命运的原因。(四)教学方法:以学生的合作探究为主,教师的提示点拨为辅。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