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章 归 纳 整 合知识网络要点归纳 1.对于导数的定义,必须明白定义中包含的基本内容和Δx→0的方式,导数是函数的增量Δy 与自变量的增量Δx 的比ΔyΔx的极限,即 lim ΔyΔx=lim f(x0+Δx)-f(x0)Δx. 函数 y=f(x)在点 x0 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就是曲线 y=f(x)在点P(x0,f(x0))处的切线的斜率. 4.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1)在利用导数讨论函数的单调区间时,首先要确定函数的定义域,解决问题的过程只能在函数的定义域内进行,通过讨论导数的符号,来判断函数的单调区间; (2)注意在某一区间内 f′(x)>0(或 f′(x)<0)是函数 f(x)在该区间上为增(或减)函数的充分条件. 5.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要注意 (1)极值是一个局部概念,是仅对某一点的左右两侧领域而言的. (2)连续函数 f(x)在其定义域上的极值点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极值点,函数的极大值与极小值没有必然的大小联系,函数的一个极小值也不一定比它的一个极大值小. (3)可导函数的极值点一定是导数为零的点,但函数的导数为零的点,不一定是该函数的极值点.因此导数为零的点仅是该点为极值点的必要条件,其充要条件是加上这点两侧的导数异号. 专题一 应用导数解决与切线相关的问题 函数 y=f(x)在点 x0 处的导数 f′(x0)就是曲线 y=f(x)在点 P(x0,f(x0))处的切线的斜率 k. (1)曲线 y=f(x)在点 P(x0,y0)处的切线的方程为 y-f(x0)=f′(x0)(x-x0). (2)求曲线 y=f(x)过点 P(x0,y0)的切线方程 ①若 P(x0,y0)是切点,则切线方程为 y-y0=f′(x0)·(x-x0); ②若 P(x0,y0)不是切点,设切点为 Q(x1,y1),则切线方程为 y-y1=f′(x1)(x-x1),再由切线过 P 点得 y0-y1=f′(x1)(x0-x1) ① 又 y1=f(x1) ② 由①②求出 x1、y1 的值,即得出了过点 P(x0,y0)的切线方程. 【例 1】 设函数 f(x)=4x2-ln x+2,求曲线 y=f(x)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 解 f′(x)=8x-1x. 所以在点(1,f(1))处切线的斜率 k=f′(1)=7, 又 f(1)=4+2=6, 所以切点的坐标为(1,6), 所以切线的方程为 y-6=7(x-1),即 y=7x-1. 【例 2】 点 P(2,0)是函数 f(x)=x3+ax 与 g(x)=bx2+c 的图象的一个公共点,且两条曲线在点 P 处有相同的切线,求 a,b,c 的值. 解 因为点 P(2,0)是函数 f(x)=x3+ax 与 g(x)=bx2+c 的图象的一个公共点, 所以 23+2a=0 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