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教学反思一、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提供课堂上所需诗句我们班的学生阅读量少,阅读面窄,没有主动积累的习惯,也几乎没有搜集资料的渠道。我的教案设计中恰恰有夸夸晏子口才的环节。我有些担心,学生们能有恰当的语言赞美晏子吗?当时我预设学生可能会这样回答:1、晏子的口才真厉害2、晏子能言善辩仅此而已。怎样能让学生的回答更精彩呢?我决定在我们晨读时间给学生几个赞扬人口才的句子。如:“一言兴邦,一言丧邦。”“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我用幻灯片的形式把这两个句子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很快理解记住这两个句子。第一课时,学生读书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之后,我对学生说:“我们来夸夸晏子的口才吧。”一生说:“晏子能言善辩。”另一个学生说:“这就是‘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太好了!你能用积累的语言评价晏子,真了不起。我们大家也用这句话夸夸晏子吧。”全班同学大声道:“这就是‘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高兴的同时,我在想:学生们能用积累的诗句评价晏子,说明他们已经有了运用诗句的意识。当学生们缺少某方面的积累并无法获得的时候,老师提供一些材料犹如雪中送炭。老师给的诗句,更能让学生容易想起引用。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对自己有了信心,日复一日,在今后的表达中便形成了主动运用古诗句或名人名言的习惯。二、留住别人的尊严才能留住自己的尊严在查找资料过程中,我看到了关于“真趣亭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乾隆皇帝曾到苏州狮子林游玩,看到酷似狮子群的石山便信手题了“真有趣”三个字。一旁陪驾巡游的新科状元黄熙觉得太俗,便上前奏道:“圣上御笔,笔笔铁画银钩,当中的‘有’字更是百媚千态,小臣冒昧该死,恳乞圣上将‘有’字赐给小臣。”于是便成了“真趣”,下有一行小字:“御赐黄熙有”。此匾至今仍悬挂在狮子林。黄熙的智慧令人敬佩。由黄熙又让我想到历史上众多进谏的大臣,他们的成功,不单单是语言委婉,不卑不亢,更重要的是这些进谏者心里明白:要使皇上能够纳谏,必须留住皇上的尊严。《晏子使楚》中,晏子能使楚王“只好打开城门”,“只好陪着笑”,“只好赔不是”其重要原因也是晏子给楚王留足了面子,让楚王在大臣面前不失尊严。这就让我感悟到:“留住别人的尊严才能留住自己的尊严。” 相反,楚王颐指气使,一次次侮辱晏子,结果反被晏子侮辱。由此我又联系到现实生活。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