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屈原列传【国学撷粹】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为政》) [译文]季康子问道:“要使老百姓恭敬、忠诚和勤勉,应该怎样做呢?”孔子说:“执政者在老百姓面前庄重,老百姓就会恭敬;执政者孝顺父母,慈爱幼小,老百姓就会忠诚;执政者提拔好人,教育能力弱的人,老百姓就会勤勉。” 【知义明理】 一言以蔽之,执政者以身作则,老百姓才会按执政者的意思办事。所以,古往今来的执政者总是很注意树立自身的形象,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爱民如子的人,一个慈祥而孝敬父母的人,一个勤政而廉洁的人。 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一、作者简介司马迁 ( 约前 145— 约前 90), 字子长 , 夏阳 ( 今陕西 省韩城南 ) 人。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父司马谈 , 学问广博。汉武帝即位 , 司马谈为太史令 , 临终时嘱咐司马迁继写史书。父卒三年后 , 司马迁 继父任太史令 , 开始在“金匾石室” ( 国家藏书处 ) 阅读 , 整理历史资料。二十岁时 , 游历长江中下游和山东、河南等地 , 并到庐山和会稽考察传说中的“禹疏九河”等遗迹 , 经沅水和湘水流域 , 凭吊沉入汨罗江的屈原 , 在曲阜 , 参观了孔子的“庙堂车服礼器” , 回长安后任郎中。三十五岁时二次出游 , 广泛地接触下层人民。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 , 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 , 下狱受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 , 继续发愤著书 , 终于完成了我国最早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 又称《太史公书》。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二、作品背景屈原 , 生活于七雄并峙、社会亟趋统一的战国时代。当时的七国中 , 秦、楚、齐三国力量最强 , 形成三足鼎立 , 其中秦、楚尤为强盛 , 合纵、连横的斗争十分激烈。屈原鉴于在秦国威胁下楚国面临的危机 , 对内主张改革内政 ; 对外主张联齐抗秦 , 以楚为中心统一中国。由于怀王、顷襄王宠幸奸佞之臣 ( 如令尹子兰、南后郑袖等人 ), 对秦执行投降政策。屈原受到排斥打击 , 两次被放逐到江南一带。公元前 278 年 , 秦将白起攻破郢都 , 屈原觉得无力挽救楚国危亡的局面 , 政治理想无法实现 , 极度悲愤绝望 , 就在这一年五月初五 , 自沉于湘水附近的汨罗江。司马迁品格高尚 , 才华横溢 , 却因李陵一案遭受宫刑 , 所以 , 他含泪为屈原立传 , 表达自己的激愤之情。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三、相关常识《史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