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 1 : (2011· 新课标全国卷 )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6 分 )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平凡是苗圃,孕育着烂漫,只要你肯浇灌;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浩瀚,只要你肯积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奋斗是山峰,孕育着崇高,只要你肯攀登。奋斗是蜡烛,孕育着光明,只要你肯燃烧。奋斗是道路,孕育着未来,只要你肯奔跑。解析 一要选择有丰富的外延,能多角度设喻的话题,如“青春”“梦想”“奋斗”等;二要注意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三要注意句子的结构。 真题 2 : (2009· 浙江卷 ) 为下面这幅图片拟写解说词,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能揭示画面的内涵 ( 不少于 50 字 ) 。 (4 分 )答案: ( 示例 ) 这是一幅坐在轮椅上的残疾运动员奋力击球的感人画面。她挥动球拍,展开青春的翅膀;驰骋球场,追逐人生的梦想。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语言的简明、生动和修辞,虽属图文转换,但形式新颖。以前图文转换是直接用文字表述图表中的信息,而本题则是要学生展开想象,表现画面的意蕴,揭示画面的内涵。 做这类题关键是认真阅读题干要求,然后阅读图表,明确题目内容,进而运用修辞展开表述。考生要注意题干的全部要求 (① 解说词;②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③揭示画面的内涵;④不少于 50字 ) ,“解说词”就是描述画面 ( 可用说明性语句 ) ,但同时要求揭示其内涵,回答画面的主旨 ( 寓意 ) 。真题 3 : (2009· 海南宁夏卷 )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拟一个描写对象,写一组句子,要求所写句子使用夸张、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6 分 ) 这满山遍野的桃花,开得热火朝天,惊天动地,是一幅立体的画,一首无声的诗,把青春挥洒得淋漓尽致。答案: ( 示例 ) 这昂首挺立的雕像,塑得顶天立地,气壮山河,是一棵高大的树,是一曲无声的歌,把爱国诠释得可歌可泣。解析 本题考查修辞的运用。例句是“……的……,是……的……的……,把……”的句式,修辞上采用了比喻、拟人和夸张。仿写追求“形似”这只是其表,追求“神似”才是其根本。考生仿写时要注意首先要在句式上、语气上、修辞上、风格上与例句保持一致。 一、《考试说明》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二、考纲解读《考试说明》对常见的修辞方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