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课外自读 综合测评杨炯 《从军行》 【整体感知】 1.主旨内容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抒发了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 2.艺术特色 (1)雄浑刚健、慷慨激昂的风格 诗人通过对书生从戎沙场事迹的描述和心理的刻画,反映了他“壮士耻为儒”,志在沙场建立功业的雄豪气概。在初唐诗风萎靡的诗坛上,这种雄浑刚健、慷慨激昂的诗风很少见,它可谓是开盛唐诗风之先声。 (2)对仗整齐,使诗更有节奏和气势 律诗一般只要求中间两联对仗,这首诗除首联外,其余三联皆对。不仅句与句对,而且同一句中也对,如“牙璋”对“凤阙”,“铁骑”对“龙城”。整齐的对仗,使诗更有节奏和气势。 【随堂练笔】 从军行 杨 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本诗用“照”“辞”“绕”这些动词写出了书生从军的原因和过程,请做简要分析。 【答案】 本诗用“照”“辞”“绕”这三个动词描写了三幅典型的画面。一个“照”字写出了敌军入侵之急,这激起了“书生”心中的爱国情怀。一个“辞”字写出了“书生”辞别朝廷,告别家人,义无反顾地奔赴前线的情景。一个“绕”字,写出唐朝的军队把入侵的敌军紧紧地包围起来,一场激战就在眼前的情景,也表现了英雄的气概。三个动词高度概括,生动地描写了书生从军的原因和过程,语言准确、凝练。 2.尾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 尾联直抒胸臆,作者宁愿当一名低级军官,也不愿当一个书生,抒发了作者为国杀敌的爱国思想和昂扬的战斗豪情。 【名句鉴赏】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鉴赏】 这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具其妙。诗人别具机杼,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 王湾 《次北固山下》 【整体感知】 1.主旨内容 诗人即景抒情,细致地描写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2.艺术特色 (1)借景抒情 全诗通过写诗人经过北固山下见到的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