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 巧借标题考点复习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思考】诗的主旨是什么? 近试上张水部 ( 唐 ) 朱庆馀 近试上张水部 ( 唐 ) 朱庆馀 【解读】 此为干谒诗。诗人以新妇自比,以夫婿、舅姑比张籍、主考官,含蓄表达考前担心作品不一定合主考心意,求张指点。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孟浩然 前四句是写洞庭湖的名句,后四句是感怀。面对洞庭湖,要渡过去却没有舟楫,暗喻自己想出仕建功 ,没有人引荐。“端居耻圣明”,端居指平居闲处,在圣明时即太平时,闲着不做事是可耻的。 《淮南子 · 说林训》: “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结网。”末联表示空有羡鱼的感情 ,希望对方推荐。这首诗的感怀部分,写得含蓄,不直白求荐。所用典故,与望洞庭湖密切结合,极为自然,而融化无迹。在抒怀方面,明明是求人引荐,却没有一句求荐的话, 是结合洞庭湖的描写,用“欲济无舟楫”来暗示, 并说自己不出来做事对不起这个时代。 对方原是宰相,“舟楫”这个典故用得极为得体。标题—— 解读诗歌的一把 钥匙借助标题解读诗歌的内容 (宋)张俞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蚕 妇借助标题解读诗歌的内容 (宋)张俞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蚕 妇【解读】 标题点出所写人物。且结合标题“蚕妇”可知诗中“市”指“卖蚕丝”。该诗为刺世诗,批判了社会分配的不公。 借助标题解读诗歌的内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 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是李诗中歌颂真挚友谊和抒写离别之情的代表作,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前两句旨在点题,引出了相互惜别的人物、地点、时令和友人要前往的目的地。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是从诗人的眼光和角度写孟浩然乘船在江中顺流而下,李白伫立楼前以目相送,船越行越远,船上的白帆逐渐消逝在蓝天尽头遥远的水天相接处,最后只能看见长江仿佛是流向天边……这两句诗意蕴深远,李白在楼前伫立之久足见友谊之深长和心情之惆怅了。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借助标题解读诗歌的内容 (唐)虞世南【注】緌 ruí :借指嘴。 垂饮清露,緌流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