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文具》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买文具》是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购物”70—71 页的内容。本单元共 5 课时,本节课《买文具》为起始课,教学内容是:认识 5 元以下小面额的人民币,通过买文具的购物,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了解不同面值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解决买 1 元以内物品怎样付钱和找钱的问题。学生学习情况分析: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但是学生有独自购物的能力对于一元以内的购物活动大部分都能独自解决;对于五元以内的牵扯元、角的较复杂的购物活动,大部分学生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节课我主要让学生要掌握元、角、分单位间的简单换算。通过购物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设计理念:本节课整体构思为四个主要环节,首先,从学生较为熟悉的购物情景引入,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大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出本节课内容,其次,学生以小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通过两次购物活动,使学生亲自体验如何使用人民币,加深对人民币的了解使学生体会到付币方法的多样化,训练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并逐步把数学的问题生活化,抽象出 1 元=10 角,并类推出 1 角=10 分,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态度与人际交往的能力。再通过整体回顾和课外延伸这两个环节,使学生整体回顾本节课所教学的知识,丰富了课外知识。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在现实情境中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 1 元=10 角,1 角=10 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元、角、分之间的换算。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购物等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理解人民币的功能。3.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初步培养推理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熟记进率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教学难点:元、角、分单位间的简单换算。教学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学方法:谈话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实践法、自主探究法、观察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各种币值的人民币若干、文具。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问题交流,揭示课题。1.谁都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买过东西?买的什么? (全班交流)2.买了这么多东西,用什么买的呢?3.你都知道有关钱的哪些知识?(指名说说)4.大家知道的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