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页面即可演示 陋室铭刘禹锡 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 772—842 ),字梦得,贞元九年进士,唐代诗人,哲学家。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忧虑国计民生。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成安徽省和州通判。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在此背景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一文。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今天修复的安徽和州刘禹锡陋室花香不在多室雅何须大 1. 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文。 2. 了解一些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及陪衬的表现手法,复习论证方法。 4. 体会作者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会用名言警句。 给下列红色的字注音:德馨鸿儒苔痕案牍xīnhónɡ rútáidú陋 室 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出名、著名灵异 这 只 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博学的人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弹 指奏乐的声音使……扰乱 使……劳累有什么简陋的呢疏通文意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第一层 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仙、龙”都是暗喻品德高尚的人。 “ 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一语统领全篇,以下文字皆由此生发出来。修辞作用作用含义 点明全文主旨,说明房屋虽然简陋,但室主人品德高尚,就不仅不觉其“陋”反而能显出其高雅。第二层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以景色之雅见“惟吾德馨”,明“陋室”不陋。 写陋室幽雅、恬静的自然环境。 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可知室中主人也是一样的高雅。 写室中事。可见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 写室居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安贫乐道的情趣。 处处紧扣“ 惟吾德馨”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正面——实写反面——虚写高雅脱俗不慕富贵第三层南阳诸葛庐,西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