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左传》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我国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根据孔子写的鲁国历史《春秋》所编。其中记载着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活动。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 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为《春秋》作了较为详备的注释。文字简练生动,善于剪裁,叙事清晰,描写人物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十年春,王正月,公克齐师于长勺” 《春秋》“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小知识:春秋三传: 左传谷梁传公羊传春秋三传其中成就最高的是《左传》作者公羊高作者谷梁赤作者左丘明 这次战争发生的时间是春秋初期,交战双方是强大的齐国和弱小的鲁国。交战地点是鲁国的长勺,所以史称长勺之战。 发生战争的原因是齐襄公时,政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 jǔ )国和鲁国避难。后来齐襄公被杀,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王位,称为齐桓公。后来鲁国也送公子纠回齐国争夺王位,结果被齐桓公打败,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掉公子纠。 鲁庄公十年(前 684 年)齐桓公又借口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与他争夺齐国君位,再次举兵攻鲁,两军战于鲁国长勺,结果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入侵的强大的齐国。齐鲁长勺之战 春秋时作战主要用战车,战场必须适合车战。杓山以西、以南的大河为汶河上游,是鲁国通齐国的交通要道。鲁军沿汶河而上,过长勺氏地,再沿淄河而下,过莱芜谷,就可到达齐都临淄。此道后又称孔道,适合战车行军。杓山前的大河,河床平缓,最宽处达 1 公里余,东西蜿蜒长达 10 公里,适合大规模的车战。河两岸为丘陵,符合《曹刿论战》篇中“惧有伏焉”的地形。此地的长勺氏是分封给鲁国的氏族,因此鲁军能得到长勺氏的支持,站稳脚根,布阵迎敌。此地又是鲁国的边境地,东北 10 公里就是齐国修建的齐长城青石关,因此齐军可以在边境集结军队,而鲁军在战胜齐军后,可以“遂逐齐师”。 春秋时代以弱胜强的三大战役1. 齐鲁长勺之战(前 684 年)2. 晋楚城濮之战(前 634 年)3. 秦晋崤之战(前 633 年) 军队 攻打请求拜见当权者谋划jiàn ,参与浅陋无知深谋远虑鲁庄公十年十年春,齐师 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 肉食者 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问:“何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