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曹刿论战》第2课时教学设计

20.《曹刿论战》第2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1/6
20.《曹刿论战》第2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2/6
20.《曹刿论战》第2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3/6
20.《曹刿论战》第 2 课时教学设计《曹刿论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积累重点文言词句。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的人物形象。3.品读人物语言,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4、要善于从多角度、多侧面,善于从不同的视点来分析问题,从而获得全面的辨证的理解。【教学重点】1.人物形象的分析 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教学难点】多角度、多侧面,多视点来分析人物【教学时间】2 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我们知道,在战争中,人心所向、正确的战略是取胜的两个必要条件。毛泽东“敌疲我打”的防备战术就是受到春秋时期“长勺之战”的启发。今日就让我们回到公元前 684 年,和与孔子同时代的鲁国史官左丘明一起来见证这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二、品读课文,体会“论战”智慧1.阅读第一段,说说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可以分为几层。明确: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为两层:第一层(从开始到“乃入见”)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曹刿“请见”的原因;第二层(从“问”到段末)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2.曹刿的身份是怎样的?为什么他要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呢?明确: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身份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属爱国君子,但他“位卑未敢忘国忧”。一句“肉食者鄙”,表明他已经观察到了君主身边未有长策的弊端;而“未能远谋”不仅是对自己深谋远虑的充分肯定,而“远谋”二字,也正是整个论战的核心。3.“何以战”是个宾语前置的句子,这句话引出了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做哪几方面的准备呢?对于鲁庄公的准备,曹刿又是如何评价的?明确: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的评价是“小惠未遍,民弗从也”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曹刿的评价是“小信未孚,神弗福也”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4.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明确: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5.阅读第二段,说说在进行具体的反攻战时,鲁庄公与曹刿做了怎样的战略决策。明确: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反攻,但是被曹刿阻止,等待齐人三鼓之后才肯发起反攻战;而在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公将驰之”),曹刿又阻止了庄公,“下视其辙,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曹刿论战》第2课时教学设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