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游戏讲规则》说课稿《做游戏讲规则》是品德与生活四年级下册第1单元第一课时内容。用时一课时。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几个方面来谈。一.说教材教材通过孩子们生活中的游戏丢手绢入手,引领学生探究规则的作用,了解一些与自己关系密切的规则。形成在游戏中遵守规则好处多的心理。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行为习惯。“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对于正处于品德与习惯养成关键期的四年级学生来说,非常有教育意义。《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在正确理解和应用教科书中指出:“要避免照本宣科或生搬硬套,应结合实际创造性的选择适合的内容,生成适宜的活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于是,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取舍,没有以文中的丢手绢为切入点展示各种规则,而是为学生创设适合他们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的活动形式,来体验规则的重要性。具体的活动方式在后面的教学流程中会进行详细说明。二.说学情四年级学生对规则有一定的认知和体验。将近两年的学校生活让他们也熟悉了学校规则,并且每天都在按照这些规则去做。三.说目标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统帅和灵魂,是这节课所有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设计怎样的教学环节,采用何种的教学方法甚至如何评价学生都要基于我们所确立的教学目标,为达成教学目标而服务。在备课之初首先要确立起目标意识。我是怎样确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的呢?首先,在把握课标的前提下解读单元主题目标。《品德与生活》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在这个总目标下,再来解读单元目标主题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规则。2、引导学生认识规则和纪律的作用,遵守社会规则和学校纪律,行为文明。其次,在单元目标的指引下,解读教材,并结合学生实际,确立课时目标。结合以上几点考虑,我便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如下:1.通过游戏,体验、了解游戏制定公平合理的游戏规则的重要性。2.了解游戏中的规则。认识这些规则的作用,树立规则意识。3.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不遵守规则产生的不良后果,来强化规则意识,指导学生行为。四.说重点难点重点:发现、体验规则带来的好处。难点:引导学生把遵守规则从外在强制性转化为一种自觉需要,从他律到自律的提升。五.说教法学法教法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引探式教学法。学法主要采用游戏体验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活动模拟法。六.说教学流程在《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谈到:“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以活动为教和学和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构建来实现。”活动是品德课的主要学习形式。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1.创设情境,游戏导入2.解说规则,交流体验3.不守规则,视频引导在课堂教学的这几个环节的设计中,我考虑的是在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如何设计多样化的活动,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去感受、去体验。因为,单一的活动形式容易使学生感到单调,疲劳,使学生失去参与的兴趣,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七、说设计意图。1.创设情境,游戏导入学生年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课的开始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而游戏是学生最喜欢参与的一种学习活动。课程标准中指出:活动形式要服从于内容。于是我就将游戏与规则融合在一起,先让学生进行传球比赛的游戏,通过两次游戏(第一次规则不公平,第二次规则公平)让学生感受到规则在游戏中的重要性。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让学生初步感知本节课所学的内容。2.解说,交流体验通过孩子们说自己喜欢玩的游戏,来说游戏规则,确定规则制定的合理公平,明白游戏有规则的重要性。3.不守规则,视频引导出示几个平时同学们在做游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让孩子们思考不遵守规则产生的后果。只有打动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以此让孩子由外在的认识内化为一种自觉的行为。这几个教学板块在环节上是相对独立的,在内容上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