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总结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作为必修课对全体学生开设,系统讲授心理健康知识,使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时间安排在新生入校的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开设。根据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热点问题适时举行学生团体访谈与行为训练,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或困惑,强化积极的心理行为团体访谈与行为训练采取了问答式、讨论式、强化训练式等。形式灵活多样,以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开通的心理网站,通过电子邮件、QQ 等形式开展网上心理辅导与网上咨询,利用网络的隐蔽性、平等性与多维性,使大学生能够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开展积极的讨论,对大学生面临的个体心理问题进行咨询与回答,使学生在无压力的情况下畅所欲言,既高度尊重学生的个人权利,又为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大开方便之门。通过校园网站的论坛,教师的 QQ 邮箱与学生心理互动,开展互动式教学,师生共同探讨,解答疑难问题。每年对全院新生进行了心理素质测试,并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帮助学生分析产生原因,使更多的学生更加关注心理健康。在数百个心理测试量表中,经过认真的分析,筛选出“SCL—90”(症状自评量表)作为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使用量表。此外,还选择了如抑郁量表(SDS)、焦虑量表(SAS)、大学生考试焦虑综合诊断量表、大学生心理适应性测量、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等,随时可以通过测试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对测评结果及时统计与反馈。充分利用多元化心理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常规化日常心理咨询、主题化的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活动周(月)系列活动,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现场心理咨询、心理测试等系列活动。利用心理健康操指导学生认真训练,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摘要】本文旨在探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及应对策略。在为期 3 年的心理健康普查中,我们通过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档案等多种途径去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深入大学生群体,在心理问题未发生之前,举办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活动来应对大学生心理问题。我们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心理健康普查和应对体系。【关键词】大学生心理普查;心理健康;应对策略心理普查是指对某一群体的每一对象进行统一的心理健康测查,以便了解每一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该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提供参照信息。1 心理普查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联系近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