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每题2 分共 28 分)1、医院感染 (狭义)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2、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 48小时 后的感染为医院感染。3、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4、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发热(≥38 ℃超过 2 天),有鼻、咽、鼻旁窦和扁桃腺等上呼吸道急性炎症表现,排除普通感冒和非感染性病因(如过敏等)所致的上呼吸道急性炎症。5、输血相关感染中,艾滋病潜伏期长,《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规定,受血者在受血后6 月内出现 HIV 抗体阳性,可作为初步诊断依据,但需进一步进行确证实验。6、手术切口浅部和深部均有感染时,仅需报告深部感染。7、经切口引流所致器官或腔隙感染,不须再次手术者,应视为深部切口感染。8、院内急性盆腔炎患者仅限于入院48 小时后,或有宫腔侵袭性操作、自然分娩 24 小时后出院一周内发生者。9、与脐部插管有关的脐动静脉感染应归于心血管系统感染。10、移植的皮肤发生排斥反应并伴有感染临床证据(炎症或脓液)视为医院感染。11、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 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12、医院发现下列情形时,应当于12 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1)5 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2)3 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13、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所有微生物的过程称为灭菌。14、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8 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逆行感染)。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 32 分)1、患者有全身中毒症状而无明显感染灶,发热>38℃并伴有寒战,血液培养分离出大肠埃希菌,该患者医院感染属于:(A)心血管系统(B)血液系统 √(C)皮肤软组织系统2、患者近期曾应用或正在应用抗生素,出现腹泻次数≥3次/24 小时,腹痛或腹部压痛、反跳痛,大便涂片发现有菌群失调,可以诊断为:(A)胃肠道感染(B)感染性腹泻(C)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 √3、患者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发热>38℃,局部有压痛,无其他原因可解释,导管尖端培养发现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可以诊断为:(A)败血症 (B)血管相关性感染 √(C)输血相关感染4、患者入院抽腹水后数天出现腹痛、腹部压痛,腹水常规检查白细胞>200×106/L ,中性粒细胞 >25%,腹水细菌培养阳性,可以诊断为医院感染腹部和消化系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