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要素备课圆明园的毁灭“科研兴课,优质达标”十要素教案1. 课题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2. 课型新授3. 辅助工具多媒体课件4 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1)认识 6 个生字, 会写 1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 “估量、损失、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2、 情感目标:使学生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辉煌和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 能力目标:(1)以读促悟,提高阅读能力;以悟促思,提高学生思维创新能力。(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语文的能力和探究意识。5 教学内容1、教材分析《圆明园的毁灭》 一课是人教版小语第九册教材第六单元的开篇之作。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 教学 重难点:通过想象,初步感悟圆明园的辉煌,了解它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3.根据学生实际补充的内容:圆明园毁灭前的图片、 《火烧圆明园》的电影片段6 学情分析1. 学生年龄特点分析: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于语言文字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在初读课文后,对这段历史有一定了解,但爱与恨又不是十分鲜明,尤其是把这份情感升华为民族的责任感更需要老师的引导。2. 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当今学生对圆明园知之甚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创设良好情景,使其在图、文、声、像等信息的刺激下充分感知,从而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7 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创设学习情景,以悟促读,以读促悟。8. 教与学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引出课题。1、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片断。2、同学们知道片中被火烧掉的是什么地方吗?曾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残墙断壁。那么圆明园以前是什么样儿,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21 课《圆明园的毁灭》。(板书课题)3、多媒体课件出示圆明园复原图片。4.同学们,看到这富丽堂皇、精美绝伦的人间奇迹,被英法联军一把大火付之一炬,同学们有何感想?5.读了课题之后, 同学们有什么疑问呢?6.带着问题欣赏朗读。7.听完课文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