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临床路径皮肤科疾病临床路径皮肌炎 / 多发性肌炎临床路径一、皮肌炎 / 多发性肌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 ICD-10 :M33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皮肤病与性病分册》 (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诊治指南》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2004年)1.对称性近端肌无力,伴或不伴吞咽困难、 呼吸肌无力。2.血清肌酶升高,特别是肌酸磷酸激酶(CK)升高。3.肌电图异常。4.肌活检异常。5.特征性的皮肤损害 (眶周水肿伴暗紫红皮疹、Gottron征等)。符合 1-4 条中任何3 条或以上可确诊多发性肌炎,同时有第 5 条者可诊断为皮肌炎。(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皮肤病与性病分册》 (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诊治指南》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2004年)1.糖皮质激素。2.免疫抑制剂。3.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4.支持疗法。5.皮疹的治疗。6.合并症的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14-2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 M33皮肌炎 / 多发性肌炎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入院第1 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及隐血;(2)血液学检查: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清肌酶谱、 ANA 、ENA 、dsDNA 、RF、免疫球蛋白、补体、血沉、抗“ O”、感染性疾病筛查 (乙肝、 丙肝、 艾滋病、梅毒等);(3)24 小时尿肌酸、 24 小时尿肌酐;(4)X 线胸片、心电图。2.根据病情选择:(1)肌电图、肌肉活检;(2)肌肉 MRI 、超声心动图、 肺功能、 肺高分辨率CT(胸片提示间质性肺炎者);(3)肿瘤相关筛查:肿瘤抗原及标志物,选择行B 超、CT、MRI 检查,消化道钡餐或内窥镜。(七)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糖皮质激素: 泼尼松 / 甲泼松龙等, 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2.免疫抑制剂: 可选用环磷酰胺、 甲氨蝶呤、 硫唑嘌呤、环孢素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3.根据病情可选用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用药时间为3-5 天或视病情而定。4. 针对皮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