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word.zl-印度农业概况印度农业概况印度 XX 国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半岛上,东北部和西北部与我国接壤。国土面积297.47万平方公里,居亚洲第2位。总人口9.6亿(1997年),居世界第 2 位。人口自然增长率2.1%,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27 人。城市人口约占26%。印度在独立初期,人均收入只有 150 美元,是当时世界上最低水平的国家之—。 贫富差异悬殊, 社会条件极差, 全国有 54.1%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人均寿命只有41 岁。印度政府为了尽快改善国家和人民的经济和社会条件, 于 1951 年起, 制定和实施了开展经济的方案。在过去的 40 年里,印度国民经济有了较大开展,国民生产总值已从1950/51 年度的 1746.9亿卢比增加到1990/91 年度的 46582.7亿卢比,平均增长率为4.5%,居世界第12 位。人均寿命延长到59 岁,国家和人民的经济和社会条件明显好转。1991/92 年度,人均国民生产净值5528.6卢比。 1995 年11 月的汇率是34.8卢比兑换 1 美元。 据世界银行的资料,印.. -- . word.zl-度 1993 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300 美元。印度的农业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在1951— 1991 年期间,农业年均增长3.7%,粮食产量从1950/51 年度的 5100 万吨增加到 1990/91 年度的 17622 万吨,增加3.46倍。根据粮农组织的资料,印度 1994年谷物总产量为21248万吨,人均占有量为231 公斤。在个人消费支出中,食品开支的份额,从1960/ 61 年度的 72.4%下降到 1992/93年度的 55%。印度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印度的耕地面积数量居亚洲之首,多达 1.43 亿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16 公顷,约为我国的两倍。印度全境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北部喜马拉雅高山区,约占国土面积的11%;中部恒河平原区,约占国土面积的43%;南部德干高原区和西部塔尔沙漠区、台地和缓丘陵、丘陵约占国土面积的 36%。在国土面积中, 耕地面积约占47%,森林面积约占 22%,草地约占4%。.. -- . word.zl-印度的水资源比拟丰富,全年降雨总量为39300亿立方米。全国 36%的地区年均降雨量在1500 毫米以上, 33.5%的地区 750— 1150 毫米, 33.5%的地区为750 毫米。印度境内河流众多,最主要的河流是恒河, 全长 2700公里, 支流 10 余条, 流域面积 106万平方公里;其次是布拉马普特拉河,戈达瓦里河,讷尔默达河,克里希纳河等。充分的雨水和众多的河流为农业生产和农业灌溉提供了有利条件,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