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学风严谨,具有实事求是、不断追求新知、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2、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组织解决重大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科学领域专门技术上作出创造性成果。3、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外文资料,具有撰写学术论文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4、有健康的体魄。二、研究方向:本专业共设研究方向4 个。各研究方向的主要内容及带头人见附表一。三、学习年限及时间分配博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博士研究生在其学习过程中至少应修满16 学分,其中必修课 12 学分。1、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36 学时, 2 学分;第一学期开课;考试。2、外国语:博士外语不安排课堂教学,通过博士学位外语水平考试获得4 个学分。3、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6 学分。变分理论与数值分析方法; 40学时, 2 学分;第一学期开课;授课教师:蔡中义。力学冶金; 40学时, 2 学分;第二学期开课;授课教师:连建设;最优控制及算法; 40学时, 2 学分;第一学期开课;授课教师:刘纯国;以上两科中任选一科。材料制备过程中的计算机模拟;40 学时, 2 学分;第一学期开课;授课教师:周宏。4、选修课修满 4 学分以上焊接冶金及金属焊接研究进展;20 学时, 1 学分;第二学期开课;授课教师:孙大千。金属材料设计与制备; 20学时, 1 学分;第二学期开课;授课教师:姜启川。材料表面与界面; 20学时, 1 学分;第二学期开课;授课教师:刘耀辉。界面物理与化学; 20学时, 1 学分;第二学期开课;授课教师:于思荣。超塑变形解析理论; 20学时, 1 学分;第二学期开课;授课教师:宋玉泉。柔性成形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20 学时, 1 学分;第二学期开课;授课教师:李明哲。金属精密塑性成形理论与应用;20 学时, 1 学分;第二学期开课;授课教师:杨慎华。金属塑性成形过程模拟; 20学时, 1 学分;第二学期开课;授课教师:寇淑清。塑性大变形理论与有限元方法 20学时, 1 学分,第二学期开课;授课教师:蔡中义。五、文献阅读要求每位博士研究生必须阅读与研究课题相关文献多于100 篇,其中外文资料不少于50 篇。并于第二学期进行考核。考核方式:专业组成考核小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