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1欢迎下载名词解释1.有教无类本意为: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孔丘提倡 “有教无类 ”作为私学办学方针, 与贵族官办的办学方针相对立,扩大了受教育范围。这个方针对孔家私学的教育对象作了原则性的规定,指导着他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孔丘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2. 稷下学宫所谓 “稷下 ”乃是指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的稷门(城西南门)附近地区。齐国君主在此设立学宫,稷下学宫应此得名。稷下学宫约与公元前370— 前 360 年间创立,齐国亡而稷下学宫终。稷下学宫作为战国时期齐国一所著名的学府,它既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 也是当时教育上的重要创造。稷下学宫对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历史影响。3. 《学记》《学记》为《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学记》 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它主要包括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教学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等几大部分。4. 求其放心本意为: 学问之道没有别的什么,不过就是把那失去了的本心找回来罢了. 在此表达了孟轲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引导人保存找回和扩充其固有的善端。体现了“人性本善 ”,是民本思想的基础。5. 科举制度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度是由察举制度演化而来的,606 年 “始建进士科 ”是科举制度确立的标志,此后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 年,直至清末 1905 年才废除, 它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产生过重大影响。6. “六学二馆 ”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六学 ”隶属于国子监。二馆:崇文馆,弘文馆7. 师说“说”是古代用以记叙、 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师说》 于贞观十八年 (802年)写成并公开发表, 是韩愈论师道的重要教育论著,起了解放思想的作用,具有进步意义。8. 书院书院是宋代的有别于官学的地方教育组织。书院之名始见于唐代,但发展于宋代,废止于清,前后千余年的历史。最初,书院为民办的学馆。原由富室、学者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建学舍,或置学田收租,以充经费。后由朝廷赐敕额、书籍,并委派教官、调拨田亩和经费等, 逐步变为半民半官性质的地方教育组织,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书院是实施藏书、 教学与研究三结合的高等教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