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 中美关系的改善难点: 80 年代外交政策的调整。施教重点与难点 基础知识目标A 识记:中美关系的改善;中苏关系的恶化;尼克松访和《中美联合公报》的签定;中日关系的发展;新时期的外交方针。B 理解主要的历史概念;大国沙文主义; 一大片方针;三个世界的划分C 综和:中美关系的改善的原因 思想理论教育目标A 识记: 70 年代中美关系的改善,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同中国建交热潮的出现,表明从 50 年代美国孤立封锁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B 理解:新时期的外交方针调整,适应了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从而使中国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能力培养目标A 概述历史过程的能力—— 70 年代中国对外关系的主要成就B 探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中美关系的改善的原因。C 辨析历史图片的对错能力——毛泽东与尼克松会见的两幅图片 教法 情景 图示 讨论的综合利用加上多媒体辅助教学学法探究式学习以问题为中心进行组织,按照“创设问题情境——提供科学依据——探求问题解决方法——得出科学结论”的程序进行 施教程序 以“发展”进行知识点系统构架,分三部分: 60 年代从恶化到改善;70 年代的突破和转机; 80 年代外交的调整。以此安排教学程序。 忆旧导新提问:新中国初期外交取得成就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指出:此后不管国际风云任何变幻,我们始终坚持这一根本原则,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导之以路一、 60 年代外交从恶化到改善设疑: 60 年代与建国初期相比,外交环境有何变化,具体表现在那里? 讨论:美国敌视中国并不奇怪,为什么苏联同中国交恶呢?或者说中苏关系恶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点拨:苏联提出与中国共同建立长波电台联合舰队,中国为何拒绝?设疑:对于苏联大国沙文主义行径,中方的态度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设疑:如何改善我们外交困境呢?点拨:谁会是我们真正的朋友呢? 1963 - 1964 年周恩来访问了亚非十四个国家。图为周恩来出访巴基斯坦导之以路二、 70 年代外交的突破和转机能力培养目标 探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中美关系的改善的原因。创设问题情境1 、你觉得如何才能打破外交僵局、摆脱外交困境? 乒乓外交 基辛格访华 尼克松访华2 、试想如果你处于中美双方领导人的位置,你将出于什么考虑来改善彼此的关系? 提供科学依据 背景资料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冷战的色彩越来越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