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史是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相互对抗;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 材料一:一战中的俄国军需供应情况 1914 年 8 月,俄国缺少 30 万支步枪; 10 月,缺少 87万支。 1916 年,因燃料匮乏,炼铁炉被迫停火,结果使冶炼厂只能供应军工所需金属的一半。前线每年需 30 亿发子弹,而年生产能力则为 5 亿发;每月所需炮弹为 150 万发,而生产能力仅为 5 万发。另外食品供应紧张,军队仅能得到原来供应量的一半。 材料二:一战期间俄国工人罢工情况 1914.8---12 月68 次3.5 万19151000 次54 万19161500 次100 万时间罢工资料参加人数二月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 材料三: 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 —— 列宁 材料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 1500 万成年男子被征入伍, 200 万匹马被征军用,但是,俄军在前线却接连失利,伤亡数百万人;由于农业失去了将近一半的劳动力,大量农田荒芜,粮食产量剧减;战争也让俄国大量企业倒闭,国家债台高筑,经济濒于崩溃;物质匮乏,粮食奇缺,民众饥寒交迫。工人、农民、士兵和知识分子对沙皇政府深恶痛绝,阶级矛盾异常尖锐。二月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时间结果革命性质影响1917 年 3 月(俄历 2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二月革命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二月革命后的两个政权政权名称支持者实力工兵代表苏维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农群众和士兵资产阶级拥有武装力量掌握各级行政机关 19171917 年年 33月,革命群众在月,革命群众在焚烧象征沙皇权焚烧象征沙皇权力的标志。力的标志。 二月革命期间莫斯科二月革命期间莫斯科经战斗遭枪炮破坏的楼房经战斗遭枪炮破坏的楼房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实行的政策对外: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对内: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 说明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政权 •列宁 1870 年生于教师家庭,幼时聪明活泼,中学时代曾因品学兼优获取金质奖章 .•17 岁入读大学法律系,进校的第一学期就因参加学运被捕并被学校开除。•18 岁参加马克思主义小组。从此列宁的名字就和俄国革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1870 年— 1924 年 列宁从青年时代起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 决心用社会主义的方式改造俄国 .1903 年 , 在刚成立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代表大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