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 1127 ~ 1206 )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州人(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洴塘村)。南宋大诗人。绍兴二十四年( 1154 )进士。历任国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公事,广东提点刑狱,吏部员外郎等。反对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改知赣州,不赴,辞官归家,闲居乡里。在中国文学史上,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家”、“中兴四大诗人”。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注释:①选自《诚斋集》。杨万里( 1127-1206 ),字廷秀,号诚斋,吉水现在江西吉水人。宋代诗人。此诗是绍熙三年诗人在建康江东转运副使任上外出纪行之作。松源、漆公 2 店,地名,在今皖南山区。 ②赚得:骗得。 原句:莫言下岭便无难, 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 原句:赚得行人空喜欢。 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白白地欢喜一场。 原句:正入万山圈子里, 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的圈子里以后, 原句:一山放过一山拦。 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马上将你阻拦。 人们总说上山难下山易,却不知下山之后仍要上山。诗人把“行人”“下岭”时的心理写得生动有趣,虽未明言劝诫,而读者自知其中蕴含着人生的普遍道理。这就是诗歌用形象的比喻讲述深刻道理的好例子。 莫说从岭上下来就不难,在下山之前常常让那些行人空欢喜一场。走入到崇山峻岭之中,你才从一重山里出来,可是又被另一重山拦住了。 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哲理诗,然后就能较快地知道,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 诗的前半部为议论,后半部为描摹,二者构成先果后因的内在联系,均渗透着诗人浓郁的思想感情,创造了一种深邃的意境,正是通过这种深邃的意境,寄寓着深刻的哲理:人生在世岂无难,人生就是不断的与“难”作斗争,没有“难”的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 本诗朴实平易,生动形象,表现力强,一个“空”字突出表现了“行人”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