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讲座 王律章• 课程说明• 一 本专题讲座将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上、下两学期的课程集中辅导,分为六讲,重点分析研究鲁迅、沈从文、张爱玲、样板戏、王安忆和余华。• 二 关于学习方法• 1 如何自学• 2 关于常识与重点• 3 平时作业与考试第一讲 鲁迅研究• 主要知识点• 一 对鲁迅的整体评价• 二 如何看待鲁迅在传统批判中的偏激?• 三 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是否丑化了中国人?• 四 如何理解鲁迅对文化转型的思考?• 五 鲁迅〈〈呐喊〉〉、〈〈彷徨〉〉的主要内容及其思想价值• 六 鲁迅小说的成就• 七 鲁迅代表作品分析(一)鲁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对鲁迅的整体评价(二)鲁迅的人文精神(三)鲁迅的文学意义(四)鲁迅的文学观念二 如何看待鲁迅在传统批判中的偏激?(一)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如果不采用全盘否定的彻底的态度,只是一味强调“因时制宜”,结果往往只会调和和折衷的社会惰性裹挟,任何改革只能流于空谈。(二)鲁迅总是有意识地采用逆反思维和评判方式不停提醒人们,促使人们努力争脱传统习惯所造成的思维定势。(三)鲁迅同样也认识到自身的历史性。(四)在鲁迅“骂人”与“被骂”的一生中,受伤害最深的恰恰是鲁迅本人。(五) 回到语境(六)怎样理解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七)鲁迅、胡适、周作人等文化先驱对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叁 鲁迅国民性批判是否丑化了中国人?(一)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是我们民族更新改革的苦口良药。是出于启蒙主义的目的。(二)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总是带有社会心理研究的性质。(三)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更多的是在做“社会相”的揭露和研究。(四)鲁迅批判国民性思想的形成,是受到过外国一些作家和学者影响,但是有保留,有分析的。四 如何理解鲁迅对文化转型的思考?(一)如何理解文化转型(二)鲁迅主张对传统进行批判,主张对外来文化的吸收,甚至主张少看或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但是鲁迅丝毫没有崇洋媚外思想。(三)在对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关系以及科学主义的态度上,鲁迅承认西方的物质文明代表着社会进步的趋势,肯定了科学的力量,但同时也指出了对盲目崇拜西方物质文明、“科学万能”的现代文明病。五 鲁迅〈〈呐喊〉〉、〈〈彷徨〉〉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一)思想内容及其思想价值1 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彻底揭露和批判2 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对改造国民性问题的关关注3 关于变革时期几代知识分子道路和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