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15 15 古代诗歌四首古代诗歌四首•第一课时观沧海观沧海观沧海观沧海—— 曹 操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观 沧 海观 沧 海东临碣石 , 以观沧海。水何澹澹 , 山岛竦峙。树木丛生 , 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 , 若出其中 ; 星汉灿烂 , 若出其里。幸甚至哉 ! 歌以咏志。 该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 207 )秋。公元207 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登临碣石山,诗人登高望海,留下了这千古传颂的名篇。诗 歌 品 诗 歌 品 析析1 、全诗是从哪个字展开来写的?全诗是从哪个字展开来写的?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写想象的?22 、诗歌描写了哪些景物?、诗歌描写了哪些景物?33 、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诗人博、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诗人博大的胸怀?大的胸怀?4 4 、秋季一般给人凄凉之感(秋风、秋季一般给人凄凉之感(秋风萧瑟),而诗人此时内心感受是如萧瑟),而诗人此时内心感受是如此吗?此吗?• 选择你最喜欢的诗句有感情地朗读,并进行赏析。诗歌赏析写作特点 :诗意理解: 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法,神奇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次北固山下次北固山下王 湾《次北固山下》朗诵思 考 思 考 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内容理解内容理解 首联:诗人在船上,想象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苦。 颔联:船上所见之景。“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 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来传递家书了。起承转合,四联之间互为因果,浑然一体。赏析名句赏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