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文天祥• “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孟子 · 告子上》• 大意:•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释义• 凡是真正的志士仁人,都不会因为贪生怕死而损害仁义,应该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 表示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或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 民族英雄——文天祥 文天祥 ( 1236─1283 ), 47 岁。江西吉安人,民族英雄。字履善,自号文山。 20 岁中状元。 南宋末年,元军大举进攻南宋, 1276 年元军包围南宋都城临安,文武官员纷纷出逃,谢太后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派他出城与元军谈判,文天祥到了元军大营,被扣留。谢太后见大势已去,只好向元军投降。 元军占领临安后,但江南、闽广等地还未被元军控制。元军诱降文天祥投降,文天祥宁死不屈,元军只好将他押解北方。行至镇江,文天祥冒险逃走,经过许多艰难险阻,于1276 年到达福州,被宋端宗任命为右丞相。 1278 年冬,文天祥在广东兵败被俘。 1279 年 2 月,南宋与元军在广东新会崖山海域展开了一场历时 20 多天的大海战,双方投入兵力 50 余万,动用战船 2 千余艘,最终宋军全军覆没,南宋大臣陆秀夫背着年仅9 岁的皇帝投海而死。 10 万南宋军民追随皇帝跳海自尽。战船沉没,海上浮尸 10 万,南宋灭亡。 这就是南宋最后一战——崖山会战。中国第一次整体亡于游牧民族——蒙古人之手。 南宋灭亡后,文天祥被送到大都(今北京),文天祥誓不投降, 1282 年三月,元世祖召见文天祥,亲自劝降。文天祥对元世祖仍然是长揖不跪。元世祖也没有强迫他下跪,只是说:“你在这里的日子久了,如能改心易虑,用效忠宋朝的忠心对朕,那朕可以在中书省给你一个位置。”文天祥回答:“我是大宋的宰相。国家灭亡了,我只求速死。不当久生。”元世祖又问:“那你愿意怎么样?“文天祥回答:”但愿一死足矣!“元世祖十分气恼,于是下令立即处死文天祥。 次日,文天祥被押解到刑场。监斩官问:“丞相还有甚么话要说?回奏还能免死。”文天祥喝道:“死就死,还有甚么可说的?”他问监斩官:“哪边是南方?”有人给他指了方向,文天祥向南方跪拜,说:“我的事情完结了,心中无愧了!”于是引颈就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