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审计整改现状调查报告与审计机关信息化考核自查汇报汇编审计整改现状调查报告一、当前审计整改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随着审计工作的不断深化和审计整改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大多数被审计单位已经能够正确对待审计工作,重视审计发现的问题和审计建议,通过强化审计整改的组织领导,加强沟通协调和合作机制,改进机构运作和管理方式,建立健全内部管控制度,细化分解审计整改责任,建立审计整改反馈报告制度,并定期开展审计整改排查等方式,积极落实审计整改。虽然近年来审计整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审计整改环境整风光临机制体制不完善、审计整改制度支撑不足、缺乏审计整改效果认定标准以及审计查证不到位等原因,仍存在整改监督力度不大、被审计单位整改落实不彻底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一)审计机关对审计整改落实、执行和结果反馈的监督检查不够。1.由于目前审计整改大多是审后整改,事后监督,审计组和审计人员往往是在执行当年审计项目的同时兼顾上年审计项目的整改检查,客观上精力和时间有限,不同程度地存在重审计、轻整改的现象,放松了对被审计单位整改落实和结果反馈的监督检查。2.由于现行审计法规中缺少关于审计整改问题的明确表述,没有具体明了的操作程序,审计机关在依法督促审计整改问题上缺乏足够的法律支撑,仅依据审计(调查)报告提出的问题和审计建议要求被审计单位整改,缺乏硬性约束力。审计机关强制执行力不足给了被审计单位躲避整改的空间。第 1 页 共 8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二)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问题认同度不够,整改不及时、不彻底,存在短效整改现象。1.由于立场不同或审计查证不到位等原因,部分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问题存在异议、直接指出审计工作存在不足;表明有不同看法,保留意见;对部分审计发现问题不予回复、不予整改。2.由于缺乏对审计整改的效果认定标准,一些被审计单位存在应付整改检查,蒙混过关的思想。审计整改仅停留在审计发现问题表面、问题发生当地、当时,就事论事地进行整改处理,没有对问题产生原因的深化分析,源头治理力度不够。尤其是涉及资金管理使用方面的问题,被审计单位多实行制定或修订制度、重申有关规定并承诺今后加强管理等措施进行整改,但对已经发生的问题没有实行有效措施予以纠正或追回相关资金,短效性审计整改特征明显。(三)全面的审计整改合作机制尚未建立,相关部门间缺乏沟通协调,没有形成审计整改监督合力。1.在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