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 鲁迅先生萧 红 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1914 年在北京与全国儿童展览会会员合影。1932 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演讲 1933 年在上海,和宋庆龄蔡元培等在一起。1936 年在全国木刻展览会上和青年在一起。1936 年 10 月19 日鲁迅在上海逝世。广大群众争相奔赴万国殡仪馆瞻仰遗容,中共中央也来电吊唁。 22 日,送葬群众多达数万人。鲁迅遗体覆盖着上海民众所献 " 民族魂 " 的旗子,安葬于虹桥万国公墓。 鲁 迅 遗 容1956年,鲁迅墓迁到上海虹口公园,由毛泽东题署墓碑。 关于鲁迅故居 鲁迅先生 1927 年 10 月从广州来到上海,到 1936 年 10 月 19 日逝世,在上海整整生活了 9 年。先后住在虬江路景云里和山阴路大陆新村 9 号。大陆新村 9 号,是鲁迅在上海最后的寓所。鲁迅在民国 22 年 4 月 11 日以内山书店职员的名义迁入,在这里,鲁迅从事了大量创作,翻译、编辑工作、还组织了“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左联”活动,直至1936 年 10 月 19 日在这里逝世。现屋内陈列着主人生前用过的珍贵物品和写作用具 鲁迅故居按照鲁迅生前居住时的情形复原;屋前有小花圃,种植桃树、紫荆、石榴等花木。底层前间是客厅,中间1 张西餐桌、 5 把椅子。沿西墙放有书橱和瞿秋白留赠的书桌。南窗下是夫人许广平的缝纫机,靠东墙是儿子海婴的玩具橱和小桌椅。后间是餐室,正中 1 张方桌,围着 4 把椅子,西北墙角 1 只双层餐具橱,东墙放着西式衣帽架。 二楼的前间是鲁迅的卧室兼书斋。东面是张铁床,沿西墙放着大衣柜、茶几、两把藤椅和 1 只镜台,镜台上陈设着外国版画。 1 幅海婴出生后 16 日油 像挂在靠北墙的五斗橱的上端。南窗糊着彩色玻璃纸,窗下是书桌,桌上放着文具、烟具和花具。窗边壁上的日历维持着原状:民国 25 年 10 月 19 日,镜台上的闹钟指针停在凌晨 5 时 25 分,显示着鲁迅逝世的日期和时间。后间是贮藏室,有 1 只瞿秋白留下的红色破皮板箱,两边的木箱盛放着鲁迅举办版画展览时的镜框,1 只多层用品橱,内有鲁迅的修书工具、药品和医疗器皿等各种什物。三楼前间有阳台,是海婴与褓姆的卧室,除一张大床外,室内陈设简单。后间是客房、放着简单的卧具、桌椅和书橱,在这里鲁迅掩护过瞿秋白、冯雪峰等共产党人。 在现代所有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