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一定律历史上对维持物体运动的不同解释伽利略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做匀速直线运动是物体固有的属性,并不需要力来维持。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同学自己的理想实验一、牛顿第一定律 1 、内容:任何物体都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 、惯性:物体保持原来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 1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2 )、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所处位置等外部条件无关。( 3 )、惯性现象: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由于惯性而显现出来 的现象。 能正确解释惯性现象。3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解释下列惯性现象:1 、汽车紧急刹车时的惯性现象。2 、汽车起动时的惯性现象。3 、拍打衣服可出去灰尘。4 、使劲甩手可把手上的水甩掉。5 、工人用铁锹把煤扔到炉火中。6 、向下重击榔头柄,榔头会夹紧木柄。7 、跳起后,仍会落回原处,而不会被高速自转的 地球抛下。8 、宇航员走出飞船后,仍能与飞船“并肩”前进, 而不会落在飞船后面。二、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一种理想状态,其结论可等效地推广到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的情况。2 、牛顿第一定律也指明了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条件。3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小结:•理想实验的方法•惯性:一个只,两个有,三个不能说•理解惯性与惯性定律 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尝试研究物理学并给出“物理学”这一名称的人。他生活在古希腊文明发展的鼎盛期。从 17 岁开始,跟随大哲学家柏拉图一直学习了 20 年。 亚里士多德力图以世界的本来面目来说明各种自然现象,这是他的进步之处。但由于当时研究物理学只是依靠直觉和思维来进行,所以他的很多关于物理方面的论述,显然今天看来是错误的,然而在当时,能够摆脱神的意志,特别是形成一套自圆其说的体系,这是很不简单的。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我没有现成的根据,没有可照抄的模式。我是一位开拓者,所以我是渺小的。我希望读者诸君能够承认我已成就的,原谅我所未能成就的。” 亚里士多德几乎在每一个科学领域(如:植物、动物、天文、气象、数学和物理等)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其学说对后世的西方思想和科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一点没有其他任何一位古希腊思想家可以相比。当今世界著名的高等学府美国哈佛大学的校训就是: “ 让柏拉图与你为友, 让亚里士多德与你为友, 更重要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