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迴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后迁长安,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柳宗元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贞元九年( 793 )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永贞元年( 805 )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元和十年( 815 )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今属广西)刺史,政绩卓著。十四年十一月逝于任所。被贬期间,南方人士颇有向他求学问业者。作者简介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⑴ 登柳州城楼:既交待了事情,已含触景生情,伤高怀远之意。⑵ 寄:只要设身处地,稍加思索,诗人眼望苍茫天地间,百感交集,寄关切之情于同被贬谪的漳、汀、封、连四州。 时代背景 公元八○五年,唐德宗李适死,太子李诵(顺宗)即位,改元永贞,重用王叔文、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但由于保守势力的反扑,仅五个月,“永贞革新”就遭到残酷镇压。王叔文、王伾被贬斥而死,革新派的主要成员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分别谪降为远州司马。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二王八司马”事件。 直到唐宪宗元和十年( 815 )年初,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等五人才奉诏进京。但当他们赶到长安时,朝廷又改变主意,竟把他们分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漳州、汀州、封州和连州为刺史。这首七律,就是柳宗元初到柳州之时写的。 从城上高楼远眺空旷的荒野,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出来。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密雨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山树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江流曲折就像九转的回肠。我们来到百越这个纹身之地,虽处于一地音书却阻滞难通。 一读诗歌 理解大意 提示一:诗中写了哪些景?这写景具有怎样的特点?提示二:诗人抒发了怎样的哀情?二读诗歌 品评手法诗人如何以哀景写哀情的? 明确: “ 高楼大荒” “海天茫茫” “惊纷乱飐” “密雨斜侵” “岭树重遮” “江流曲回” “百越文身地” 所有这些对遭贬的诗人来说,都是哀苦无比的景色。明确:① 对友人望而不见的关切之情。② 对自己遭谪贬的哀伤之情。 参考: 诗人正是通过“高楼大荒”,“海天茫茫”,“惊风乱飑”,“密雨斜侵”,“岭树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