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特点要弄清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经济影响,制订切实可行的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发展政策,首先要认识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口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其问题和背景。(一)北京市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特点本课题研究所指的老年人口为60岁及以上人口。根据人口普查及北京市相关调查数据,可以看北京市的基本特点:1.老年人口数量巨大,增长快1953年普查时北京市老年人口数为17.4万,1962年普查为48.3万,1982年普查为79.1万,1990年普查为109.4万,在短短三十多年的时间中北京市老年人口数量增长了6倍。目前北京市老年人口规模已经超过180万,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了14%,在全国仅仅低于上海市。2.人口老龄化速度快,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明显北京市人口老龄化的程度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从图1可以看出,北京市老年人口比重近些年处于明显上升趋势。伴随北京市人口老龄化过程的是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即60岁以上人口中80岁及以上高龄人口比重不断提高。1995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中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健康水平明显下降,是病残率最高的人群,比低龄老年人需要更多的医疗保障和日常生活照料。高龄老年人的不断增多,对社会经济及医疗保障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3.老年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人口老龄化地区差异明显根据1990年普查,北京市老年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八区,占全市老年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在18个区县中已经有一半区县的老年人口比例达到10%,成为老年型人口的地区。各区县的老年人口比例差异也比较明显,如最高的东城区、西城区和崇文区已经达到13.5%,比最低的房山区高6个百分点左右。到1999年,所有区县老年人口比例都超过了10%,最高的宣武区已经高达20%左右,但是房山区才刚刚超过10%。北京市老年人口的状况与特点1.北京市离退休老年人口比重较高,社会保障以及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任务重,老年社会服务的需求大。据1995年1%人口调查和《北京市经济统计年鉴》资料显示,北京市离退休老年人占全部老年人的比重目前达到了80%,占在职职工的比例已超过30%,为1:3,均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离退休人口占老年人口比例为35%左右,离退休人口占在职职工的比例为25%左右)。2.老年人口中,女性老年人口多,老年妇女有偶率低,特别是高龄老年妇女丧偶者占80%。老年人口中女性老年人口多,老年妇女有偶率低是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一般规律,但北京市尤为突出。在北京市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特别是高龄老年妇女丧偶者占80%以上,见表1和表2。表1北京市1995年男性老年人口分年龄婚姻状况分布年龄组未婚初婚再婚离婚丧偶人数60-641.9%86.3%4.5%0.9%6.4%627765-691.3%81.6%5.3%1.0%10.7%460170-741.4%73.4%6.2%1.0%18.0%292575-791.6%60.0%6.0%0.7%31.7%155680-842.3%48.1%7.2%1.3%41.1%74985+0.7%37.0%3.2%0.4%58.7%281总计1.62%77.61%5.27%0.96%14.55%16389表2北京市1995年女性老年人口分年龄的婚姻状况分布年龄组未婚初婚再婚离婚丧偶人数60-640.1%78.4%3.9%0.7%16.8%645265-690.1%66.1%4.0%1.0%28.9%461270-740.2%49.6%4.2%0.7%45.3%302175-790.4%33.4%3.0%0.9%62.3%174280-840.8%20.6%1.1%0.8%76.7%105685+0.8%11.1%0.5%0.7%87.0%606总计0.22%59.87%3.62%0.79%35.50%174893.北京市老年人口文化水平低于其他年龄组,但是高于全国老年人口的平均水平,老年人才资源比重较高是北京市的一个突出特点。虽然北京市人口总体上受教育水平较高,但是老年人口总体的文化水平低于其他年龄组,老年人口中文化水平差异较大。然而与全国其他地区老年人相比,北京市老年人口的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1990年普查资料表明北京市老年人口中大专文化以上文化程度占总数的6.24%,而上海、天津、广州分别为3.74%、2.65%、3.96%。4.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正在向核心化和小型化转变,但是老年人仍以家庭养老为主。总体上看,北京市老年人中的大部分仍然与子女和孙子女共同生活。在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中,生活在二代户和三代户中的比例合计为68.1%,其中三代户的比例高达41.9%;三代户的比例随着年龄组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