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元氏一中高二语文:青春的呐喊 -- 巴金《家》课件 • 家有苦蔓 (wàn) 苦藤的牵连• 家有冬去春来的甘甜• 家是风雨同舟的信念• 家是倦鸟必归的巢眷• 家收藏着童年般的顽皮• 家镌 (juān) 刻着秋天般的丰盈• 家是你受伤时最温馨的呼唤• 家是你寂寞时最氤氲 (yīnyūn) 的弥漫• 家是你遇到暴风雨时避风的港湾• 家是你心头萦绕的那份永恒的挂念 在明亮的灯光下,恍惚之间,偶尔会让人迷惑,哪个是影子哪个是自己本身。只有等夜深之时,所有的灯光暗淡,所有的影子消失,才能悄悄地揭开自己灵魂的一隅,不论是痛苦、悲伤还是见不得人的丑陋,让灵魂悄悄地呼吸。 ----- 黄圣依 青春的呐喊 ——巴金《家》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 fèi )甘。祖籍浙江嘉兴。1927年至1928年在法国留学,开始文学创作,1929年他的《灭亡》发表并引起轰动,使他正式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灭亡》时,他第一次以巴金为笔名,他的笔名很多,有王文慧、欧阳镜蓉、黄树辉、余一等。“巴金”这一笔名源自他在法国留学时认识的一位巴姓的同学“巴恩波”,以及这位同学自杀身亡时巴金正在翻译的著作的作者“彼得 · 阿历克塞维奇 · 克鲁泡特金”。他把这二人的名字各取一字,成为了他的笔名。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出版家,“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 2005年 10 月 17 日因病逝世于上海。 作品的三个阶段• 阶段一:上世纪30年代发表的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以激烈的情感喷发来倾吐对不合理社会的痛恨和对理想社会的执着追求。 • 阶段二:对现实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开始关注小人物的生存悲剧,发表了《憩园》、《寒夜》等感情更蕴藉、思想更深刻的作品,为后来的研究界更为推崇。• 阶段三:“文革”后,拷问自我和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灵魂的《随想录》1989年获全国优秀散文(集)、杂文(集)荣誉奖。1982年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1983年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1990年获苏联“人民友谊勋章”,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特别奖”。 《家》故事梗概 成都高公馆,一个有五房儿孙的大家族。高老太爷是这个大家庭的统治者,五房中的长房有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他们的继母及继母的女儿淑华,因为父母早亡,现在是大哥觉新当家。觉新是长子长孙,早熟而性格软弱,受过新思想的熏陶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