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燃烧的条件”实验创新燃烧的条件”实验创新设计设计 通过实验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 :11 、该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该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三者缺一不可。三者缺一不可。 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与氧气( 或空气 )接触22 、实验装置对比图、实验装置对比图原实验装置图原实验装置图A BA-红磷 B-白磷 C-双连球 D-塑料袋CD创新实验装置图创新实验装置图原实验装置图原实验装置图11 、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污染环境。,污染环境。22 、水中白磷燃烧现象不明显。、水中白磷燃烧现象不明显。33 、水中白磷易浮出水面,存在安全隐患。、水中白磷易浮出水面,存在安全隐患。44 、实验不便于重复观察实验现象。、实验不便于重复观察实验现象。55 、不能证明红磷是否为可燃物。、不能证明红磷是否为可燃物。原实验的不足之处创新实验装置图创新实验装置图A BA-红磷 B-白磷 C-双连球 D-塑料袋CD11 、实验在封闭条件下进行,更安全。、实验在封闭条件下进行,更安全。22 、利用支管连接的塑料袋收集白烟,有利于环保。、利用支管连接的塑料袋收集白烟,有利于环保。33 、用双连球代替储气瓶(或氧气发生装置)输氧,使操作更方便。、用双连球代替储气瓶(或氧气发生装置)输氧,使操作更方便。44 、利用双连球鼓气,可让学生多次观察实验现象。、利用双连球鼓气,可让学生多次观察实验现象。55 、利用酒精灯加热,可证明红磷、白磷均为可燃物,但着火点不同。、利用酒精灯加热,可证明红磷、白磷均为可燃物,但着火点不同。本设计的创新之处44 、实验步骤及现象、实验步骤及现象(( 11 )加入约)加入约 0.2g0.2g 红磷红磷于具支试管底部,距其于具支试管底部,距其 2cm2cm 处放处放一米粒大小的一米粒大小的白磷白磷,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导管口离,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导管口离试管底部试管底部 0.5cm0.5cm 左右。左右。A BA-红磷 B-白磷 C-双连球 D-塑料袋CD44 、实验步骤及现象、实验步骤及现象(( 22 )由双连球鼓入)由双连球鼓入空气(氧气)空气(氧气),发现两者均无明显现,发现两者均无明显现象(说明可燃物虽与氧气接触,但温度达不到着火点时,象(说明可燃物虽与氧气接触,但温度达不到着火点时,不会燃烧)。不会燃烧)。A BA-红磷 B-白磷 C-双连球 D-塑料袋CD44 、实验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