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西安市第六中学 郭蓉一、 教材分析《小狗包弟》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必修 1 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选的是写人记事的散文,这些文章所描写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重在帮助我们增长见识,明辨是非,领悟时代精神和人生意义。《小狗包弟》是巴金《随想录》中的名篇,写一条小狗的悲惨遭遇,写自己的深深愧疚。借狗折射一个时代的疯狂,借狗表现人性的迷失,表达深重的悲悯、歉疚、忏悔之情。这篇课文的主要价值在于它的认识作用,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十年动乱的社会现实,以及当时人们普遍的命运穷困、人性扭曲的状况,由此产生课文应有的认识教育作用。其次,课文的价值还在于作者的深刻反省、自我拷问的警醒人心的力量,老年巴金显示出一个正直的成熟的作家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说真话的勇气和度量,进而可以引发学生对过去那个年代甚至当今时代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的探讨和拷问,这有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二、 学情分析学生对散文样式已比较熟悉,情节把握不是难事,可以侧重在散文鉴赏的方法上加以指导,提高学生独立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但是学生对“文革”这段特殊历史缺乏了解,不会做深入思考,自我中心主义比较普遍的学生大多也缺乏反省意识,教学过程中就要借助平易而深刻的文本唤醒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在理性思维被激活之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形成深刻而有个性的认识,这正是“课标”所重视的。三、 解读课标《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本文选择的切入点很小,所揭示的意义却很深广,让人看到“文革”风云中连小狗都难以幸免;让人看到“文革”对人精神伤害之深,席卷范围之广,从而真切地体会到所谓“浩劫”的含义;让人看到一个经历了几十年的社会动荡变迁依然执着地保持一颗清醒头脑的老作家,真诚地解剖自己,用真理和良心感染读者。这些思想价值,学生未必都能看到,这需要教师循循善诱的启发,也需要设置重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体会探究、发现的乐趣。四、 学习目标(一) 知识与能力目标1把握散文的情节结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散文鉴赏的方法。(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品评语句、合作...